返回第235章 期待明天(1 / 2)美利坚往事1988首页

随着比特公司招股书的公开,其股票定价、发行股、总股本等数值都基本一一确定。

以16.67亿美元估值,每股定价18美元,总股数9260万。

相比于第三次融资时的4285万股,这次IPO又进行了一次1:2的拆股。

而公开上市的新发行股728万,则大约占据总股本的8%,后面是否增发需要看市场情况。

经过初步的稀释之后,迪恩的股份下降到了37.09%,持股约3434万股。

这在上市公司中绝对属于创始人持股比例较高的那一种,但和盖茨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

微软在86年上市时,比尔.盖茨拥有的股份比例是45%,第二创始人艾伦拥有25%。

瞧瞧,这两个创始人就占据了微软70%的股权,这也难怪微软会成为盖茨的一言堂。

公众市场流通的股票和投资机构手中的股份加起来才不到30%,他们的存在几乎无足轻重。

虽然盖茨为自己制定了减持计划,每年套现一部分微软的股票。

但这个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所以毫无疑问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宰微软。

作为一个毛头小子的创始人,盖茨是怎么做到在众多投资机构的环伺中,保住自己手中的股票的?

这当然要不得不提他背后的银行家爷爷、律师老爸,还有IBM高管的老妈了。

什么白手起家,别做梦了!真正白手起家的只有我们迪恩.普莱斯!

他能从俄亥俄走出来,并且带领比特公司上市,那是毫无争议的美利坚梦典范。

凭借自己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布局,迪恩成功的和众多投资机构周旋,然后确定了自己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红杉资本作为第二大股东,现在它持有比特公司的股份是12.42%。

如果不出意外,在正式挂牌上市后,瓦伦丁应该会减持一点套现。

他是一個急性子,他做过这样的事。

曾经就在苹果公司上市前夕,瓦伦丁把自己手中的股份提前卖了…

这是一步臭棋,虽然当时看他为红杉资本赚取了13倍的利润回报。

但只要再等几天,等苹果真正上市,这个回报率就会翻到26倍多。

作为在三十年代出生的人,瓦伦丁虽然从事风险投资行业。

但他经历过经济大萧条时期,在战争的阴影下成长。

他们一直生活在对失去一切的恐惧之中,因此在对待风险投资时,他还会有一点保守的观念。

约翰.杜尔则完全相反,他大胆激进且有孤注一掷的决心。

只要凯鹏华盈背后的投资人没有强硬到一定地步,他持有比特公司股份的比例大概率会保持在7.5%左右。

只有股票价格足够高,能满足他的胃口,他才会考虑套现。

而摩根塔勒经过本轮稀释后,持股比例下降到了5.9%。

马库斯还剩下4.6%,大卫.费罗还有4.4%,最后员工期权池正好剩下10%左右。

至于上次第三轮融资释放的10%股权,因为太过分散,所以无法统计具体的持股方。

这就是目前比特公司主要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随着几天后的公开上市,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可能会选择套现。

尤其是第三轮融资赶上末班车的那些投资人,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吃一波雄鹿利润。

所谓雄鹿利润就是在新股上市第一天,就卖出股票赚取差价的这部分收益。

在美利坚股市中,这种专吃新股差价的投资人尤其多。

他们甚至还有专门的绰号,叫“驴打滚”。在更早一些时期,这也代指那些放高利贷的人。

可以说比特公司的上市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一场狂欢。

上市公司筹集到了资金,承销商拿到了数目可观的利润,一级市场指望它收割股民的钱包。

投机客伺机而动,随时准备下场倒卖一波股票。

就连比特公司的普通员工最近都无心工作,因为他们也买了数量相当的员工股。

按照董事会的决议,比特公司的任何雇员都可以购买,数量最多为5000的员工股。

它的售价远低于发行价的18美元,作为一种福利政策,比特公司的员工只需要支付5美元就可以购买一股。

这就意味着只要比特公司的股票顺利上市,并且不跌破18美元的发行价。

那么大家赚取3倍的利润,就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任何一个比特公司的员工都知道怎么选,这种白送钱的福利,没人会错过。

甚至很多人因为凑不齐购满5000股的两万五千美元,而去找亲朋好友借钱。

对于这些福利股,迪恩他们这些大股东都没有反对。

因为这部分股票本身就来自于员工期权池,在第一轮融资时它就已经被单独设立。

比特公司现在拥有不到两千名员工,即使所有人购满5000股,期权池也还略有结余。

当然实际情况是很少有人能凑齐两万五千美元,因为老美们都习惯了提前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