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的传说,在方圆几十里口口相传几百年,男主人讲得生动,说是自己从小就听爷爷讲,自己当爷爷了,也讲给孙子听,只是现在的孩子上过学,都不怎么信了。
据老人们说,“二爷庙”这么多年来,还是有不少神异之处的,自己虽没亲眼看到过,但那些经历过的人,说起来确实活灵活现、笃信无比。
听了男主人的讲述,高峰想着自己离开前是不是再探一次“二爷庙”。
男主人给自己外甥打电话,对方说附近没有其他道观了,让高峰加他微信联系。
高峰加了微信,这位道士微信名叫云珠,想来是道号了,对方发了路线图给他,说路不好走,导航上也没有,从砂石路进山之后,有个标志物,可以找到路径。
高峰笑道:“道士用手机也这么6啊。”
别过热情淳朴的主人一家,高峰综合路线图和导航,先在村口搭了个路过的三轮拖拉机。
这种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比较活跃的拖拉机,这里居然还在使用,突突突冒着黑烟,把自己顺着国道带到了一处暗淡斑驳的牌坊前,牌坊下面是一条1米多宽的砂石路,向着山里延伸。
高峰谢过开拖拉机的大哥,车里似乎刚拉过牛羊,连带着自己身上闻起来都有些味道。
仰头端详了会儿牌坊,上面的图案和文字都已模糊,很多地方可以看见被蛀穿的空洞,底部还有几个歪七扭八的广告“租挖机,138......”“彩钢房,139......”,用细细的黑色喷漆写上去的,实在是凑近了才能勉强辨认。
没有别的发现,高峰迈步沿着砂石路,向山里走去。
一路向上蜿蜒,砂石路并不陡,周围的灌木和小树也密集起来,遮挡了部分阳光,比起山下村子里,要阴冷许多,走了5分钟,高峰回头时就已看不见下面的牌坊和国道。
又走了半个小时,路过连着的3个小窑洞,洞里有一些脏污的衣服和动物的痕迹。这就是路线图上说的第二个标志了,第一个标志就是那个牌坊,再往前走了一百来米拐弯处,到了路线图上标注的小路起点。
研究了一会儿,才发现这条小路,是藏在路边的灌木里的,走到小路入口的正面,高峰想起了宫崎骏的《龙猫》里,妹妹在新房子后院里发现的那个树洞。
也不知是如何实现的,灌木构成了一个浑然天成的圆形通道,外面枝叶横生,内里却很少,因为角度的问题,从砂石路上看不到,只有走到这个非常偏的角度才能看到。
圆形通道的前5米,都是悬在山石外面的灌木粗枝组成,5米之后则右拐,从外面看不到了,不知道是否也和外面一样。
想了想,高峰站在边缘伸出一只脚踩了踩,脚底传来的触感很坚硬,又上去走了几步,非常稳当坚固,于是继续往里走去。
右拐之后,是一段林间小路,不复山下牌坊的陈旧破败,也不复砂石路上的阴冷荒凉。
这段林间小路,给人一种精心打理过的感觉,不似在山野,而有些像私家园林,基本没有杂草,树木疏密得当高低错落,阳光从枝叶间透下根根光柱,居然还有不多的十几朵花,点缀在林间。
高峰刚开始只是感慨,如今已是十月底,这里又是山上,居然还有盛放的鲜花,走了几步之后,他又发现了些不一样的地方。
这些花的位置,都不是随便选择的,似乎遵循着某种规律。
林间空气清新,微风拂面而来,又拐过一个S型的弯,前方豁然开朗,高峰也终于看到了人造的建筑,一座凉亭。
凉亭古色古香,六角飞檐,角坠铜器,分别为鼎、钟、剑、符、铃、鼓。
厅里坐着一老一少,偏偏穿着寻常现代衣服,与整个林子很是不搭,似是正在饮茶。
少年站起身来,举起手机对着高峰挥了挥,看着年岁不大,约莫十四五岁,唇红齿白,眉目舒朗,除了身上穿的卫衣和牛仔裤,还挺符合高峰对于小道童的想象。
老道留着长须,终归是沉稳许多,穿着一身优衣库的薄羽绒无袖外套,里面也是件卫衣,手上拿着茶壶倒茶,抬头颔首示意,手上未停。
离得尚有些距离,高峰沿着石板路快步走了过去,这石板也有些奇异,踏在上面,竟然有金石之声,煞是好听。
到了近前,少年云珠说道:“大叔,你终于到了。”
老道的话,则让高峰心里一震:“广阳子,见过道友。”少年闻言也是一愣,一脸讶然,回头看着老道:“大师兄,你是说?”
没有给云珠解释,老道放下茶杯,起身对着高峰一揖:“方才离得远,尚未察觉,近了才发现道友神异,是老夫怠慢了。”
邀了高峰坐下,老道解释:“昨日心血来潮,用水镜卜了一卦,老夫解的是,有贵客远来。水平有限,似乎还隐藏有很多变化,却是再也看不真切了。”
“所以云珠这孩子刚刚接到电话的时候,就让他告诉了你这处所在,寻常人是进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