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射手须将管身前部架在自己肩膀上,以便随时调整射击方向,发射管后部则靠一个轻型两脚架支撑。配套的火箭弹长510mm,质量3.63kg,其中战斗部质量1.81kg。
当年11月初,该火箭筒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多次试验,最大射程曾达到685.8m,但这样一种似乎大有前途的武器因为一战结束而被打入了冷宫,戈达德博士的研究工作半途而废。如果当时继续发展下去,而且1939年二战爆发时欧洲陆军能够用上这种武器的话,那么汉斯国发动的“闪电战”则很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世界历史也将因此而改写。
真正的“巴祖卡”之父当属花旗国陆军上尉莱斯利·斯金奈。从童年时代起,他就对火箭产生浓厚兴趣,曾自行制造和发射过许多火箭。1931年,他被调到花旗国陆军军械部所属的阿伯丁试验场任职,在那里他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制造和试验火箭筒。现在这个时候他的“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炮”还没有正式量产,但是系统里只要是这个世界上已经研制出来的东西都可以“生产”,而且升级后还可以对这些武器装备进行“改装”,所以山姆大叔的军队还没有装备的“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炮”就被姚立功率先使用上了,实验证明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姚立功身边的“保镖”已经换成了“傻婆子”李翠莲,因为他们夫妇二人和陶山虎原本就在附近,而且也在商量着是不是搞掉小日子的这座炮楼开开荤,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啦。所以他们马上跑过来准备帮忙,却正好被快速赶来的姚立功和“穿天猴”邱二狗碰个正着。姚立功让“侏儒男”赵占魁带着“穿天猴”邱二狗和陶山虎二人埋伏在通往县城的官路上监视县城方向,免得被鬼子的援兵抄了后路。他自己带着“傻婆子”李翠莲,趁着马本斋他们吸引了鬼子注意力的机会,悄悄来到另一边的壕沟旁,用增大了口径和威力的改进版“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炮”两炮就干掉了鬼子的炮楼,然后就等着马本斋扫荡完炮楼之后前来“拜访”自己。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几分钟过后,几个高大的人影就快步来到他和“傻婆子”李翠莲藏身的地方。一个头戴小白帽、体形魁梧、身体健壮、长着一张并不比“赵大脸子”的那张大脸小多少的国字脸的大汉向他所在的位置抱拳一礼,声如洪钟一般喊道:“本人马本斋,代表‘回民抗倭义勇队’感谢朋友仗义援手,帮我们消灭了小鬼子。如不嫌弃,还请朋友现身一见,让马某当面表达谢意!”
姚立功来沧州目的就是为了结识这位抗倭英雄和他领导的这支英雄部队,给予他们所急需的武器装备和其他力所能及的帮助的,怎么可能和马本斋避而不见呢?
他先是“哈哈”大笑了几声,学足了古人出场时的“做派”,可惜的是身旁的“傻婆子”李翠莲傻乎乎的不知道捧场,要是她老公赵占魁在这儿一定会问上一句:“老板,这深更半夜的何故发笑?”
笑声之中,姚立功已经站起身来大步向马本斋迎了过去。他当然没有忘了在他们之间还有一道鬼子的“铁丝网”呢,站起身来的时候他的手里就已经冒出来一把巨大的“鬼头大刀”,正是他砍掉黑谷实脑袋的那把大刀。
只见他双手握刀,对着横亘在他和马本斋等人面前的铁丝网猛地一挥,铁丝网连同一根支撑铁丝网的碗口粗的木桩子竟然被他的大刀齐刷刷砍为两段。铁丝网在弹力的作用下“呼啦”一声缩了回去,留给了姚立功一个宽阔的通道。
马本斋没想到帮助自己的“回民抗倭义勇队”打下鬼子的炮楼、全歼了鬼子一个步兵班的“友军”竟然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位还是个女的。看到姚立功干净利落、势大力沉的这一刀,马本斋佩服的五体投地。沧州是华夏着名的“武术之乡”,民风彪悍,习武之风盛行。
马本斋自幼也曾习文练武,从军后又在军队中学习了一些格斗术和刀法,不敢说登堂入室吧最起码也能不让三五个壮汉近身。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要知道想要一刀砍断柔软的铁丝网,光有力气是不行的,不但要有速度更要有很高的技巧,看起来这位比自己还要高大强壮的多的大个子在大刀上的功夫比自己这个打小儿就苦练武艺的练家子可是强的太多啦。
马本斋和他的手下这些热血好汉本来就因为得到了姚立功二人的帮助心存感激,现在又看到这个年轻英俊、孔武有力的大汉又漏了这么一手儿,更是对他心生好感。这也正是姚立功想要达到的效果,因为华夏自古以来都讲究“强者为尊”,特别是在军中,“强者为尊”的观念几乎可以说已经深入每个人的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