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6章 端木赐说吴(1 / 2)春秋鲁国风云首页

回鲁国后,孔子就带着他的得意弟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六艺修编中。

我们就让孔老夫子违心修编六艺吧,此时的鲁国,必须要关注天下大势了。

天下大势,最大的变化当然是吴国强势北上,与晋国争霸这档子事。

公元前484年,为了拯救鲁国,孔门高徒端木赐分别出使齐国、吴国、越国、晋国等列国,晃动着那根宝贝的三寸不烂之舌,达到了影响春秋历史的瞩目外交成就:

以求得最大的家族利益为目标,说服齐国执政的相国田恒放弃进攻鲁国,转而寻求与吴国一战;

以保护盟国取信列国诸侯为目标,说服吴国放弃进攻越国,转而进攻吴国,最终爆发艾陵之战,吴军大败齐军;

以进一步迷惑吴国创造奇袭吴国为目标,说服越国进一步向吴国示弱,并积极作好打击吴国的准备;

以保住中原列国诸侯联盟盟主为目标,说服晋国要重视中原事务,警惕吴国北上争霸......

一番神操作下来,一切都按端木赐和冉求计划中的那样在发展:

艾陵之战,吴军大胜,进一步振奋了吴王夫差那颗争霸的雄心,夫差日益骄横,那接下来就应该继续北上,进军中原,与晋国争霸。

晋国终于清醒过来,吴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晋国一手扶持的小屁孩了,如今的吴国,先后击败了楚国、越国、齐国等强国大强,完全就是春秋霸主的模样。

那还能放任你吴国佬乱来?两雄相争,必有一伤。看吧,最后受伤的,应该是吴国。

艾陵之战,齐军大败,田恒进一步以战争消灭了大把的政敌或潜在政敌,十万齐军牺牲于艾陵战场,整个齐国再也没有可以与田氏家族抗衡的力量了。

齐国田氏家族这份天大的利益,是鲁国人端木赐送来的,那总得给鲁国几分面子,不要再为难鲁国了。

越国积极主动参加吴军北上争霸,让吴国彻底放松对越国的监控,越国如同一只脱了囚笼的雄狮,已经把杀人的目光投向了吴国。

趁吴军主力北上,越军主力从背后向吴国发起偷袭,结果可想而知。

传统中原,晋国作好了迎接吴国的准备,摆出的当然是刀兵。

齐国已然趴下不动了,那中原传统诸侯卫国、宋国、郑国等国呢?还有我们的主角鲁国呢?

谁都逃不过吴国的北上!夹在大国争霸中间,包括鲁国在内,谁都不好过。

我们慢慢讲来。

公元前484年的艾陵之战,吴国战胜了强大的齐国,一下子令吴国骄横起来。

这一次,吴国名义上是为了救援鲁国而出的兵,如今在艾陵击败了齐国,帮助鲁国解决了重特大危机,那你鲁国难道不想表示表示?

夫差洋洋得意,对付齐国,强大的兵威就行。对付鲁国,还是得用那一招:彻底击中你的软肋,将你引以为豪的礼仪文化给踩到脚下,从此对咱大吴服服贴贴。

夫差想起去年,鲁国人杀一百头猪、一百头羊、一百头牛招待自己的场面,这种当老大的感觉实在太美妙,得再搞一次。

公元前484年夏,吴王夫差通知鲁哀公赴橐皋开会。会议的主题是重温旧盟。

橐皋,即柘皋,今安徽省巢湖市境内,当时已属吴国势力范围。

鲁哀公一听就头大了,这个旧盟,就是上次吴王夫差要求鲁国用百牢招待的那次盟会。如今吴国佬提出要重温旧盟,难道鲁国再一次用百牢规格招待吴王夫差?

整个鲁国都很气愤,但气愤解决不了问题,在强大的吴国面前,此时的鲁国如同是软绵绵面对着灰太狼。

实力,决定着国家的颜面和国际地位。

鲁国朝堂上,季孙肥、仲孙何忌、叔孙州仇等卿大夫均满脸黑线。鲁哀公本想唉个几声叹几下气,突见季氏家宰冉求和叔氏家宰端木赐均在场,就用求助的眼神望向两人。

冉求对端木赐道:“要不,子贡再出一次马?毕竟,与吴国太宰伯嚭相对熟一点的还是子贡。”

端木赐点点头,遂出列,向鲁哀公主动请缨出使吴国。

唉,关键时刻,还得看孔门弟子啊。看着端木赐辞别自己,踏上赴吴之路,鲁哀公既欣慰,又遗憾。

孔门弟子,个个人中龙凤,单单是子有和子贡这两位孔门弟子,就为鲁国立下不世之功。单凭这一项,你季氏就不应该为难孔夫子!

但季氏就这样为难了,你国君又能如何?

鲁哀公叹着气,此时的他也不会多想这么重要的问题。此时的现实问题是子贡出使吴国,会不会取得良好的外交成果。

端木赐带去了几车财物,这些财物照例给了吴国太宰伯嚭。吴国相国伍子胥奉命自杀后,此时吴王夫差以下最有权势的人,就是这个太宰伯嚭了。

伯嚭非赏欣赏端木赐,既有本事,又有情商,人也长得帅,这样的人,谁不喜欢?

端木赐也不客套,他对伯嚭道:“太宰大人,此次奉寡君之命前来见您,是因为太宰大人是讲道理且讲礼仪的人。所以,关于重温盟誓这样的事,寡君非赏不理解。

寡君认为,盟誓是用来巩固信任的,以虔诚之心制定下来,用精美玉帛供奉在上,用专业言语共同缔结,因此得到神明护佑。

既然如此,那只要盟誓过了,就不能随意更改。重温盟誓,意味着对曾经立下的盟誓产生了不信任,需要再次用庄重的形式盟誓,这是对盟誓的更改。

盟誓如果可以更改,那就算是天天盟誓也没什么用。一个需要重温的盟誓,是得不到神明护佑的。因为神明会认为,这是对盟誓的亵渎!”

伯嚭听后,哈哈笑道:“子贡,就说到这里吧,要说这世上讲起大道理,估计没人讲得过你。既然你们的国君不希望再次盟誓,那就取消这项议程好了,又何必讲一箩筐大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