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云影院计划(1 / 2)这个明星只想做慈善首页

双鱼传媒。

杨帆到这边的时候,邓大松已经等在门口了。

“杨帆老师!”

邓大松赶忙快步迎了上去,脸上的表情变得恭敬了许多,作为《人在囧途》的导演,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部电影是多么的有趣。

以前,他对喜剧电影嗤之以鼻,觉得但凡有骨气的导演,都不应该拍喜剧电影。

这种想法即便是在被雪藏的那几年也没有改变,只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没有再去选择拿自己的命运去硬刚,而是接受了这种妥协,去拍摄了自己不喜欢的电影类型。

最开始的时候,他的内心是不愿意的,只是身体很诚实。

在接触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杨帆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并没有在拍摄的过程中有任何为难他的现象,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拍得还是很愉快,整体非常的顺利。

邓大松在拍摄的过程中是全情投入的,几乎将注意力放在每一处细节的呈现上,电影片段在拍摄的时候,确实是有很多有趣的梗,很多时候他也会一笑而过,并没有太过于放在心上。

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他对于喜剧电影还是有成见的,那种成见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消除掉的,所以并没有太过于放在心上,只是力求很好的呈现出杨帆老师要求的效果。

最简单的例子,拍摄张鹤喝牛奶的那段时,全剧组的工作人员都在憋笑,唯有他的内心深处依旧觉得这是一段非常没有意思的情节,可惜他没有话语权。

可是,这一切,随着他对电影进行剪辑,发生了变化。

剪辑的过程是将这部电影的片段重新整合起来,形成完整连贯可以观看的电影,也让他的思路可以再进一步的理顺,说老实话,《人在囧途》这部电影并不难剪辑,完全零特效,再加上顺序拍摄,剪辑起来没什么难度。

然而让他惊讶的是,拍摄过程中那些零敲碎打的笑点在电影整合起来之后,完全呈现出另外一副样子,笑点之间彼此连贯,前一个笑点是后面笑点的铺垫,而后面的笑点则是会变得更加有趣。

这让参与剪辑工作的邓大松都忍不住笑了好几次,前仰后合,根本停不住的那种。

至此,他彻底对杨帆刮目相看。

杨帆老师写出的喜剧电影本子,跟其他编剧写出来的不一样。

邓大松深切的意识到了这点。

“邓导,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杨帆连忙快步走上去,他脸上挂着笑容,等待《人在囧途》制作完成很长一段时间了,终于等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刻。

“杨帆老师,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本职工作,应该做的。”邓大松的语气谦卑了许多,娱乐圈属于最基础的丛林法则,有实力的人就会被尊重,尤其是杨帆这样,身上不仅有流量,更有才华,不火是不可能的。

“我们去看看片子吧。”杨帆笑道。

“跟我来。”邓大松带着杨帆走进双鱼传媒的办公大楼,杨帆已经不记得这是他第几次来这里了,每次来都会有一种高山仰止般的感觉。

魔都中心,摩天大楼,站在下面抬头都没办法看清楚顶端的样貌,处于高层办公的人坐在云端。

如此庞大的体量,放眼娱乐圈,也没有几家能对的上。

随着杨帆进去到双鱼传媒大楼内部,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停地从身边走过,每個路过的工作人员都会向杨帆看几眼,随后窃窃私语一副讨论八卦的样子。

“我这么出名了吗?”杨帆忍不住嘀咕道。

“杨帆老师,你现在不要太火好吧!”邓大松发现杨帆对自己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继续说道:“双鱼传媒的工作人员都相当于是圈子内的人,他们每天都会看娱乐相关的咨询,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天都会看到你。”

“这样啊……”杨帆觉得很有道理,只是被这样当成吉祥物那样盯着,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即便是在他自己的工作室,也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与目光。

当然,并不仅仅只是这个原因。

邓大松没有深说,经历过雪藏的他太清楚祸从口出,有些话可以从别人的嘴巴里面说出来,但绝对不能是他。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现在太明白这个道理了。

现在双鱼传媒上上下下都在吃杨帆和李诺希的瓜,自从李诺希去了杨帆工作室之后,这样的流言蜚语就没有停过。

原本只是最开始出现了那么一阵,后来李诺希的发展越来越好,唱的歌曲越来越流行,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杨帆,尽管这只是加盟杨帆工作室的基础福利,可是人们总是愿意去相信他们想要去相信的东西,觉得这样的事情中充满了暧昧的元素。

让这些流言真正发酵起来并愈演愈烈的还是借人事件,也就是把邓大松借走了去拍戏。

《人在囧途》剧组的工作人员全都是双鱼传媒的员工,都是李诺希借过去的。

他们都有签保密协议,不能透露电影相关的内容,但除了电影之外,偶尔八卦一嘴,这种事情总是难以杜绝的。

被李诺希借走的人,确确实实拿到了双倍的工资,从员工的角度上来讲,这段日子他们是赚钱的。

电影制作的投入成本与后续营收跟他们是没有任何一丁点关系的,他们就是最普通的工作人员,每天上班下班赚一份工资,即便没有去外派到杨帆工作室帮忙拍摄电影,他们也会在双鱼传媒拍摄电影。

这对他们倒是没什么影响,反而让他们赚到了更多的钱,可是,这种借人的事情,放眼整个娱乐圈那也是独一档炸裂的存在,但凡对电影公司有些基础认知,都明白这看而不是借人那么简单,而是“借”走了一部电影的收益。

如果是其他公司找到双鱼传媒拍摄《人在囧途》这样的电影,根本不可能将成本投入控制在1000万左右,因为双鱼的要价就会远远比这更高。

这种情况就类似于去五星级大酒店,点一桌子菜要支付非常昂贵的价格,但若是离谱的将厨师借回家,仅仅只是支付厨师的工资,然后做一个月的菜,那么吃到的还是五星级的菜肴,花的却是买菜的钱。

当然,还有一点,众人并不清楚,那就是双倍工资原本应该由杨帆工作室支付的那部分,后来经过李诺希撒娇,也由双鱼传媒支付了。

相对于是完全白嫖了一个剧组。

这种离谱的事情,怎么可能不会被传出去,又怎么能不让大家多想。

杨帆敢想,李诺希敢借,孟董真借。

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