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庙内。
几代皇帝齐聚一堂,热议纷纷。
崇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插话的机会。
连忙从墙角跑到朱楠身边,一声“叔祖爷”还没喊出。
朱棣飞起一脚,直接踹在崇祯腰眼,将其踹飞。
拍拍手,一副武林高手姿态,不满道。
“大人们说话,小孩子懂不懂规矩,不等大人们说完,就想插嘴?”
“无法无天了你!”
说完,傲娇的看了老朱一眼,眉宇间不无炫耀之意。
“爹,你猜猜儿子最近都干了点什么大事?”
朱元璋嫌弃看了朱棣一眼。
“怎么着,这是又造反成功了?”
朱棣讪笑一声。
“儿子都当皇帝了,爹您怎么还没完了?”
“儿子告诉你啊,我最近正在筹备下西洋呢?”
朱元璋直接抽了朱棣一鞭子,表明自己态度。
“老四啊,咱看你全身都是逆骨!”
“咱还记得在《皇明祖训》中说过,片板不能下海,你小子还敢下西洋?”
“真是把咱的话当耳旁风?”
朱元璋这条规矩,也不能说错。
是按照他那个时代的大明身处的大环境所制定。
当时,大明才刚立国,主要对手是草原北元。
对于沿海地区的倭寇滋扰,烦不胜烦。
可想要主动出击剿灭他们,就要制造大量海船。
这对于捉襟见肘的大明财政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少支出。
况且,沿海倭寇滋润,对大明来说不是严重威胁。
花费颇巨,解决一个小麻烦。
在老朱看来,实在有些划不来。
所以就有了片板不能下海的防御政策出台。
改海防御,为陆地防御。
省时省力,最重要的还省钱。
“爹,现在时代可不一样了!”
“有些政策,随着时间,已经被淘汰了。”朱楠替朱棣解释道。
“元朝还教育老百姓,不要造反呢。”
“爹您不是还照样反了?”
“咱那是被迫造反。”朱元璋没好气看了朱楠一眼。
崇祯,弘治,尤其是嘉靖闻言,看朱楠的眼光彻底变了。
朱楠的形象,在他们眼中变得无比高大伟岸。
龟龟。
这是个猛人。
敢正面硬钢太祖爷,还不挨打?
怎么做到的?
“下西洋的好处实在太多。”朱楠接着解释道。
“相比一些必要的花费,赚的远比花的多。”
“别的不说,就是这次组织筹备下西洋。”
“除去各种成本,大概能净赚2亿两。”
“这么多?”朱元璋惊得眼珠子瞪的溜圆,惊讶喊出声来。
“嘶!”
听到这个天文数字,其他几位皇帝,倒吸一口冷气。
朱元璋不可置信的摇摇头。
出一趟海,就能挣到两亿两白银。
就是拉回来的是金山,也不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他洪武一朝,一年赋税折合下来。
不过2000万两左右。
而下一趟西洋,就能赚到洪武一朝十年国库收入。
这件事,超出了老朱的认知,所以他根本无法相信。
可事实就是这样。
别的不说,但是修编《永乐大典》,前前后后,一共花费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
银子哪里来的?
还不是下西洋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