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碳纤维制备过程中,没有一处是和竹子有关的,江大年为什么说他们的产量还要受竹子供应影响?
张卫东以及随同而来的研究所专家们陷入困惑。
“我们主要是对竹子进行加热,然后通过一系列工序,分解出黑色的碳丝,然后再做成碳纤维。”
江大年对张卫东等人解释道。
张卫东等人吓了一跳,因为江大年所说的,是制造碳纤维的另外一种方式。
即采用粘胶纤维,也称人造丝,进行高温裂解,可以得到少量的碳纤维。
但由于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一般很少有人用这种方式制备碳纤维。
而且,就算是这种工艺,用的也是粘胶,而非竹子。
虽说粘胶和竹子在分类上,都属于纤维素纤维,性质比较接近,但以前根本没听说过用竹子能做出碳纤维这种工艺。
“冒昧问一下,江老哥毕业于哪个专业?跟哪位老师学习过高分子材料?”
张卫东小心谨慎地看着江大年,以为对方是某个深藏不露的科学界大佬。
“我高中毕业,以前一直在家务农,偶尔跑个黑车,最近几个月才学习到的这些东西。”
江大年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壳,觉得自己在这群中京来的大人物面前讲工艺,实在是班门弄斧。
他也没敢说这些是他前两天才看到的,特意把时间还说久了一点。
但江大年根本没想到,他真诚的回答,直接把这些科研院所的教授级工程师全部给干沉默了。
高中毕业,农民、T1200级别碳纤维。
当这几个词汇混在一起时,研究所来的几名专家总觉得一种说不上来的违和感。
等他们深入了解后,才了解到江大年的技术其实都是江河给的。
而江河就是不久前做出固态电池和复现常温超导体的家伙。
这才让一众专家松了口气。
江河能做出这些东西,他们只会觉得对方天赋异禀,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天才。虽然有羡慕和嫉妒,但心理不会有太大的落差。
要是江大年做出这些东西,他们只会觉得自己过去几十年都活在狗身上去了。
张卫东等一众航院研究所的专家在了解到内情后,随即就与江大年的竹子厂签下了总计200吨的T1200级别碳纤维订单。
订单分十个批次交付,每批次20吨。
第一批次的20万定金在合同签完后,没几分钟就打到江大年的账户上。
江大年看着合同上总计四千万的销售额,心脏在砰砰乱跳。
四千万,他们江家村所有人,如果不外出务工的话,光靠在地里种田,要不吃不喝干十年才能攒下这么多钱。
而现在,他们一笔订单就全部赚到手。
张卫东等航空院所的专家在签订合同后,就离开了江家村。随行而来的安全局的工作人员却留在了江家村。
“江厂长,从现在开始,您这边所生产的碳纤维都属于战备物资。根据我国战备物资管理条例的规定,您的这些东西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只能出售给国内的商人。”
一位安全局的科长对江大年说。
“当然,作为补偿,国家会每年给予厂子一定的专项资金补偿。同时,我们也会留下一批人,负责培训你们的保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