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7章 老师,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放弃这(1 / 2)塌房的我从成为高考状元开始首页

第147章 老师,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放弃这个项目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到了开学的日子。

萧然实验室。

“孔师兄,你来进行一号化合物的合成。”萧然站在实验台前,对着正在准备实验材料的孔师兄说道。

孔师兄点了点头,萧然见状把手上的试管递过去,吩咐道:“首先将5g的3-氯噻吩溶解在干燥的四氢呋喃中,四氢呋喃的剂量为30毫升,并彻底搅拌,然后将混合物冷却至-78℃,滴加5.56毫升的n-BuLi试剂”

“小曦,你来进行二号化合物的合成,没问题吧?”

“没没问题!”

“那好,你需要将1.14克的二乙基和70克的三苯基磷钯加入到20毫升的甲苯和4毫升的DMF混合溶剂中,然后将混合物加热至回流,并持续搅拌.”

“钱文斌,伱负责三号化合物的合成,首先在试管中加入19毫升氢氧化钠溶液”

“林晓晓,你负责记录实验数据,记得每一个步骤都要详细记录下来,详细到使用的试剂是什么型号,取自实验室何处,购于哪家公司都要记录下来,明白了吗?”

“明白,萧主任!”

经过上学期的磨合,这学期大家的默契明显提升了许多。

总算是有了点科研团队的雏形,不过离合格的科研狗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好在萧然也没指望他们在这次的项目研究中发挥多大的作用,权当积累经验了。

目前整个项目的研究进度已经来到了90%左右,这其中,萧然自己一个人就完成了其中80%多的工作。

当然了,这研究进度究竟到了哪一步,也只有掌握了整个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的萧然一清二楚。

至于实验室的其他人,则根本不知道自己手上的研究到了哪一步,甚至方向有没有弄错都不清楚。

当然了,这也怪不得他们,事实上,这才是科研狗的日常。

就拿这次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来说吧,想要研发出能量转化率在20.26%~21%左右的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项技术中的三元共聚物。

而想要得到这个三元共聚物,则需要设计并合成两种新型Cl-区域异构单元TTO和TTI,然后通过无规共聚将其作为第三单元掺入PM6主链中,形成三元共聚物。

这其中的主要原理就是TTO和TTI的引入会降低三元共聚物的HOMO水平并增加开路电压。(HOMO: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的缩写,意思是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它是分子中已占有的电子处于的最高能量的轨道,代表着分子中最容易参与反应的电子状态)

同时具有多个非共价相互作用的TTO单元、更正的静电势和更少的异构体结构导致所得三元共聚物具有更好的分子共面性、更强的结晶度、更明显的聚集行为。

这些特性有利于激子解离、电荷转移和电荷收集。

正因如此,这个项目研究的难点就是如何获得这种三元共聚物。

就拿异构单元TTO来说吧,想要合成这种新型Cl-区域异构单元,需要一号化合物,也就是现在孔济元正在做的实验。

将一号化合物在-50℃下搅拌2小时,然后再次冷却至-78℃,在此条件下,一次加入14.53毫升的Me3SnCl,再搅拌1小时,接着将溶液回收到室温下,并搅拌过夜。

最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倒入水中,用DCM萃取,获得淡黄色油状物质萃取液,把它命名为四号化合物。

然后将四号化合物添加其他化学物质合成提取出六号化合物,最终经过四次环环相扣的实验一步步得到新型Cl-区域异构单元TTO。同理二号化合物和三号化合物合成五号化合物,再经过反复提取,添加催化剂等等最终得到TTI。

这是十分复杂又繁琐的实验。

若是不知道答案的话,那就只能用试错法了,也就是一个个的试验。

一号化合物怎么获得?该用多少克3-氯噻吩,四克?五克?还是六克?

四氢呋喃的剂量又加多少毫升合适?搅拌完后的溶解液又该冷却到多少度?添加多少毫升的n-BuLi试剂?

当然,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推导出公式,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出最佳比例,但这数据怎么来?

不还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而当这些参数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试错法绝对能让实验室的科研狗痛不欲生,保底进行数百次实验,上千次是常态,上限则是未知。

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不过这显然是对其他人而言,对萧然来说,他的优势则在于所有的实验流程,数据都了熟于心,知道四氢呋喃该用多少剂量,需要冷却到多少度最终获得一号化合物,等等。

这也正是他实验室才区区五个人,就敢攻克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项目的勇气所在。

甚至如果他愿意,他能毫无失误一次性研发出来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当然,这么做未免有些惊世骇俗了。

别人实验了几千次也找不到合适的比例达到最佳性能,你一次就能成功,任谁看了第一反应都觉得有问题。

所以如果不想被人怀疑,还是老老实实地多做几组对照实验吧,有了足够多的容错,对照数据,你这最终的答案才能说服力不是。

有了前两个月的实验,萧然觉得时机差不多也成熟了,索性不装了,直接打开存放试剂的低温冰箱,从中取出八号化合物以及十号化合物。

这是他这三天前就制作好的一批八号以及十号化合物试剂,总共20支,其中就有两支是正确的比例试剂,萧然给它标记的数字为8-21,以及10-12。

各取出五支八号,十号化合物,将8-21和10-12混入其中,随即便走到自己的实验台,低头做起了实验。

有着卡尔·巴里·夏普勒斯的经验,萧然做起实验来简直赏心悦目,特别是跟旁边的孔济元他们相比,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没过多久,萧然就合成五个新型Cl-区域异构单元TTO和TTI。

照例给他们标完号之后,萧然把这十个样本交给林晓晓,吩咐道:“晓晓,帮我把这十个样本拿去做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好的!”林晓晓甜笑着接过样本,快步走到实验室内唯一一台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随后操作着仪器,将每一个样本逐一放入光谱仪中进行测试。

就在林晓晓忙碌地操作着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时候,实验室的门被轻轻地敲了敲,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萧然,你在里面吗?”

萧然抬头一看,只见田主任笑眯眯地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个信封,看起来神秘兮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