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兵相接前,弓箭手会射出几轮箭矢,等接近到一定距离,才会转身从身后兄弟的空隙间撤到后方,再由盾兵和枪兵兄弟接敌。
这个阵法最大的弱点是在背后,若遭到背后偷袭,便很容易崩溃。
接下来辛弃疾又变换了疏阵、数阵、锥形阵、钩型阵、玄襄阵、牝阵、牡阵、冲方阵、罘置阵、车轮阵等等阵法。
每一种阵法,快则十秒以内,慢也最多半分钟即可变阵完毕。
而在各种普通战阵之后,还有特殊战阵变化训练,比如看似最普通,但实则最多变的“一字长蛇阵”。
当一字长蛇阵摆出来,若敌人攻打一头,另一头便会转过来,形成“二龙出水阵”。
若中段前凸,便会形成“天地三才阵”,两头回撤,则是“四门兜底阵”,其中几段互相穿插,为“五虎群羊阵”。
之后还有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
一个简简单单,后世只是用来行军的狭长阵型,被这些古代人玩出了花花来。
义军变阵之迅速、准确,让赵正叹为观止,连原本对军队训练没兴趣的白飞飞,也看得入迷。
整整一个时辰,队伍就在辛弃疾的口令,和鼓手的鼓点信号中,不断的来回变阵,如臂使指,且阵型变化毫无规律。
当义军兄弟们熟悉了所有战阵变化,那么在实际应敌时,便能根据临场需要,随时变化为任何阵型。
巳时到来,训练结束,赵正对辛弃疾竖起了大拇指。
“厉害,短短三个多月,能将战阵变化训练到这种水平,我甘拜下风。”
辛弃疾展颜一笑,道:“其实也不算什么,毕竟才两千人的队伍,人数越少便越容易掌控,每多一千人,所需训练时间就得多出一大截。”
赵正点点头,这倒是事实,人数越多,需要计算的东西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战阵变化不是靠着死记硬背就行的,其有着一套独特的计算方式,这是赵正的知识盲区。
训练阵法变化的初期,辛弃疾几乎需要告诉每一队义军兄弟,他们该如何走位。
只是四十队,相对还比较容易掌控,若是人数多一些,一般人能把自己都搞蒙。
所以懂得兵法战阵的将领,在军队中几乎每一个都是宝贝。
可偏偏现在是宋朝,打小学习兵法战阵的武将,压根没什么地位,统兵大将基本都是一群文官。
这些文官虽然饱读诗书,但是对于兵法战阵,基本上所知不多,毕竟科举也不考这些内容。
即便有知道一些军事知识的,也不过是临时读过几本兵书,大概知道一些理论而已。
这样的国家,不完犊子才是怪事。
“走吧,我给你拿一套我的衣服,你先凑合穿着,等去了四风闸再给你量身定做。”
“还有你这头发着实有些扎眼,先弄条头巾包一下吧,话说你这头发是怎么回事?”
赵正苦笑道:“一不留神给烧焦了,就干脆全剃掉重新长。”
“……”
辛弃疾无语的看着他,随后又忍不住摇头笑了出来,没再多纠结这个问题,到屋里给他拿了一条红巾,让他包在头上。
这红巾是义军必备之物,因为等跟金军交战,从金军那夺来甲胄后,他们的外形就会跟金军一模一样,在战场上无法分辨自己人。
所以他们就会准备一条红巾,在穿上金军甲胄后,将红巾绑在脖子上,以此来分辨自己人。
后世某年八月一日,某支起义军在一个叫南昌的地方发动起义,同样也是如此操作。
还有元朝末年时,有一支起义军在头上包红巾,被称为红巾军。
所以起义绑红巾,也是有历史渊源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