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3.第279章 李圣祖的抉择(求追订月票)(2 / 2)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首页

阎鸣泰说道:“既然殿下已然知晓,此时我们就不必进宫了,一切都看他自己的抉择了。”

“相信明日早朝殿下定有旨意下达。”李圣祖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也变得有些不淡定了。

他们兄弟几人将来的命运一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被父皇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自己是皇太子将来要继承华夏帝国的皇位。

二弟会做一个带兵的王爷替自己开疆拓土。

三弟会接管东琉球公司同辽东银行成为一个掌控帝国商业的巨商。

四弟会安心搞他的发明创造,为华夏的科研贡献力量。

五弟一出生就注定会成为倭国的天皇,替自己安抚倭国。

父皇明明是将兄弟四人都变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可自己为何会觉得不安心?归根结底还是父皇同母后对二弟的偏爱,是自己的嫉妒心作祟。

二弟一出生就被掉包换到了辽东,不在母后的身边,再加上他又是母后的幼子,母后自然是格外疼爱。

二弟从小就在父皇身边长大,不像自己一直在京师作为人质,直到几年后才调包回到了父皇身边。

尽管父皇从来不会在外人面前展现出他更疼爱哪一个皇子,但是他能感觉的到父皇心里最疼爱的其实是二弟。

二弟呆在父皇身边的时间最久,一身本领更是父皇亲自传授的。

如果自己不是嫡长子,恐怕这个储君之位轮不到自己。

但父皇毕竟是父皇,即便心中最疼爱二弟,还是毫不犹豫的立了自己为储君,并不遗余力的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

就这点来说要比前明万历皇帝强上太多了。

其实父皇一直都不知道,自己也在研习各种兵书,分析父皇打过的每一场仗。

就是等待一个展现自己军事才能的机会,但父皇总是让自己监国,留守京师。

其实挺羡慕二弟的,可以自由驰骋天下,不像自己几乎就没有机会离开京师。

也难怪李圣祖忧虑,历朝历代凡是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太子能够顺利继位的是凤毛麟角,一共也没有几个,继位后能得善终的更是一个没有。

秦没有立太子,长子扶苏被逼自尽。

汉之太子刘盈虽然登基了,但整日生活在吕后的影响下,最终24岁英年早逝。

晋之太子司马衷是一个白痴。

隋之太子杨勇被废,最后被杨广所杀。

唐之太子李建成死于宣武门之变。

北宋压根就没有立太子,“烛影斧声”后宋太宗继位,太祖的几个儿子先后莫名死去。

南宋赵构没有子嗣也就没有立太子,宋孝宗是过继的。

元朝的太子真金也是早早病逝。

大明开国太子朱标可谓是历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太子,同样英年早逝。

自己这位华夏太子会同他们的下场一样吗?父皇如今也不过才40出头,以他的身体状况再当三十年的皇帝是没有问题的。

也就意味着自己还要再当三十年的太子,想到这里李圣祖不禁摇了摇头!

这时茅元仪说道:“皇太子可还在为今日朝堂之议烦恼?”

茅元仪可是自己的老师,李圣祖还是毕恭毕敬的喊了一声:“茅太傅,本宫正为此事担忧。”

其实茅元仪早就看出这是李献忠在考验他们哥俩,但是这件事他不能说穿,只能让李圣祖自己悟出来。

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好学生,他还是可以点拨一下的。

他说道:“陛下乃是开天辟地之君,今日我华夏疆土之广阔,即便是蒙元也有所不及。”

“随着铁路这些新科技的出现,即便是幅员几万里将来也能实际掌控的,殿下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啊!”

“如今陛下不在,殿下只需做好自己的监国即可。”

茅元仪虽然说的很委婉,但是李圣祖知道,他是在说自己僭越了。

即便是自己是皇太子,华夏的监国储君,也断然没有理由去改变父皇定下的国策。

如果父皇想给二弟封国,直接下一道圣旨就是了。

即便是父皇将二弟封为储君,自己也只能接受,何况以父皇的脾气秉性,若是想做早就直接做了,完全没有必要搞微服出巡这套把戏。

他又恭敬的对着茅元仪施了一礼,说道:“感谢太傅指点,李圣祖受教了!”

茅元仪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就离开了。

第二天的朝会上李圣祖责令户部、兵部立刻恢复对欧洲的物资补充,以及兵员输送。

并责令吏部抽调大批的基层官员去欧洲。

皇弟那边打下了这么多疆土,定然缺乏治理的官员。

此时众人看到皇太子决心已下,也就不敢吭声了,如果继续进言则有离间皇家的嫌疑。

但是阎鸣泰仍然想再做一次尝试。

他说道:“当年安禄山造反之前,无论是朝廷同民间都盛传其有意谋反,唯独玄宗皇帝不信,结果酿成了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请殿下不可忽视啊!”

“即便是二皇子本人没有这个意思,我们也要防患于未然啊!”

李圣祖看了一眼头发白的阎鸣泰,说道:“3天后就是阎阁老的七十大寿了吧,本宫将亲自到韩国公府为阎阁老祝寿,还请百官同往!”

阎鸣泰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殿下记错了吧,老臣是上个月生日,而且今年才68啊!”

李圣祖笑着说道:“看来阎阁老真是老糊涂了,竟然连自己的生日都记错了,诸位大臣说是不是啊?”

李圣祖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阎阁老已经老糊涂了,还是自己主动辞去首辅之位吧。

很明显他只是碍于韩国公阎鸣泰劳苦功高,给他留了面子。

此时李三顺高声说道:“恭贺阎阁老七十大寿,真是可喜可贺啊,到时候李某一定到场,咱们不醉不归。”

李三顺说完后,众大臣纷纷向阎鸣泰表示祝贺。

阎鸣泰则是精神有些恍惚,回府后便主动递交了辞呈!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