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
刘彻频频摇头。
“只恨不能为朕所用啊!”
霍去病在旁叹气。
“原来读书人也有此等风骨,当真英雄!”
另外的时空,还是大汉。
刘邦盘坐在台阶上,眯着眼睛陷入思考,半晌才道:“朕该在天下广纳贤才,不求有于谦这般人出现,便是有他十分之一,朕也知足。”
萧何、韩信略感诧异,但都极为支持。
“陛下圣明!”
...
大宋赵匡胤坦言。
“有于谦的天下,对百姓而言,便是好天下。”
南宋赵构脸色阴沉。
“朕偌大个朝堂,如此多读书人,找不出一个于谦吗!”
...
大清康熙神色怅然。
“在某些事上,汉人确要比我八旗子弟更值得令人敬重!”
隋朝杨广、武周武则天,心中同样意难平。
“为何不能为朕所用?”
“这便是读书人的风骨吗?昏君果真配不上!”
....
岳飞、李白、狄仁杰、包拯.....英雄惜英雄,叹的叹,惜得惜,都为于谦不值,不平。
一切的一切都被陈宇尽收眼底,第一个盘点全部弄完,已经是大中午。
好在放暑假,没什么事可做。
他早早吃了午饭,趁热打铁,开始盘点第九名。
万界之中,众人都无比期待,各个朝代的帝王都不曾离开,还在等候,显然于谦的故事都吊足了他们胃口,这毕竟才第十名,还有足足九个上榜者呢,谁都不希望是自己。
等待许久,金榜终于发生变化。
【人物小记】
【你为了国家和天下的百姓,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吃人的恶鬼,有人敬你,有人骂你,你只说自己无愧于心。】
【不过一介书生,这辈子却不是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不知你是否后悔。】
...
大唐。
李世民看着金榜,双眼眯了起来。
“一介书生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魏征好奇。
“吃人的恶鬼又是什么意思?”
...
大明。
朱元璋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见状却还是不解。
“此君,莫非是和于谦先生一样的人?”
众人未能其意,无从作答。
...
大秦。
嬴政的眉头也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对此感到疑惑。
“莫非此人是弃笔投戎?”
扶苏深以为然。
“看来又是和于谦先生一样的文人风骨吗?”
...
三国,魏。
曹操抬起仰望金榜,轻轻叹息。
“无愧于心便是最好啊。”
...
万界之中,大宋、大汉、大清,隋朝、武周、大明,所有人都期待感满满,翘首以盼,等待开榜。
第二道卷轴终于缓慢展开,有文字浮现于上面,第二位上榜忠臣的故事,也在此刻展现在众人面前。
【你出身于官宦世家,哥哥是朝廷官员,受他的影响,你从小就博览群书,熟读兵法,立志报效的国家,匡扶大义。年轻时就志气远大,不拘小节,结交的都是理想远大者或宽厚长者,而讨厌和庸俗之辈交往。】
【进士及第时,哥哥已位居监察御史,你兄弟二人都名重一时,你以太子通事舍人之职外任一地县令。】
【在任内治绩优良,有气节、讲义气,对因遇到困难来依靠的人,都倾囊相助,毫无吝色,因此受到不少赞誉。】
【任期满后被调回长安,当时把持朝政的是外戚权臣,仰仗着自己的身份祸乱朝纲,胡作非为,你相当看不起。】
【回京后便有人劝你投靠外戚大臣,也是当时的宰相,以你的才能,必然得到重用。】
【一身傲骨的你只回了劝告的人一句:这正是国家的怪事,京官不能当啊!于是你被调离京都,又去做了县令。】
【你从不后悔,哪怕你临死之际回顾一生,你都只恨当时只是出言嘲讽,其实你应该直接动手打人的。】
....
三国,魏。
曹操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此君倒也有趣。”
在他身旁的荀彧徐徐点头。
“不攀附劝贵,不失文人之风骨!”
...
大秦。
嬴政也拍手叫彩。
“文人可无能力,但不能无傲骨!”
扶苏轻声应答。
“孩儿学到了。”
...
大唐。
李世民转头取笑魏征。
“此人倒是与你有几分相像。”
虽然魏征极讨厌他拍自己马屁,但对这话还是感到相当欣慰。
“天下文人本该如此!”
...
大明。
朱元璋还在感慨。
“和于谦先生一般,是个有骨头的读书人。”
他还是忘不了于谦,但也有一句话没说出口。
那就是希望此次上榜的,别再是大明!
另外一个时空的朱棣和他有同样想法,满心祈祷。
“朕的脸已经丢的够多得了!”
....
大宋、大清、大汉等时空,各个时空的人们会心一笑,都认为见到了一个有趣的人。
他们抬头望去,金榜上文字继续浮现。
【到新的地方做县令,你得知此地很多土豪劣绅,时时欺压百姓,使得民怨沸腾,人们敢怒不敢言。】
【于是怒从心起,上任不过几日,立刻差人抓了当地最大的土豪恶霸,送进县衙问罪论斩,救万民于水火。】
【你恩威并施,只处罚首罪,其余人等遣散回家,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这些人后来改邪归正,对你感恩戴德。】
【你为官简朴,不取百姓一针一线,当地居民对你极为推崇,都说你是拨乱反正的好官。】
【......】大明。
“好官!欺压百姓的豪绅都该杀!”
见到金榜上浮现的文字,朱元璋大呼痛快。
“这又是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
身后的朱标、汤和等人尽皆点头。
“敢于为民出头者,就是好官!”
.
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