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4章 三赢一输(1 / 2)初唐:砥砺前行首页

第404章三赢一输

韩国夫人武顺身姿摇曳,这武家人生来就有一身狐媚相,武皇后如此,她的姐姐更是如此。

只不过武皇后只是外媚,尽管生的狐媚姿态,但言谈举止却是端庄得体,有着皇后一国之母的气度。

武顺却是不同,本就妖媚的容貌,配上艳丽的打扮,放浪的神态,浑身就透着一股水性杨花的气息,妩媚张狂。

原本武顺在宫里还会收敛一些,可自从滚上了皇帝的床,完全不加以掩饰了。

这种人在萧妙宸的心里委实让人鄙夷,但因为对方上的是皇帝的床,却也没人敢惹。

“见过韩国夫人。”

萧妙宸微微作揖。

武顺眯眼看着面前的萧妙宸,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审视,但很快眼中就透着几分嫉妒。

她能以色侍君,姿容自然不差,但在年轻貌美又有大家闺秀气质的萧妙宸面前,却也要逊色几分。

武顺本就不满陈青兕那夜护下赵持满、王方翼,后又得知陈青兕此去百济,居然带上了赵持满,还予以重用。更是将之前之事联系在了一起,觉得那夜之事就是陈青兕有意落他们武家颜面,有意为之。

武顺压根不管什么道理逻辑是否说得过去,她只要自己觉得是,那就是了。

武顺心眼小,一直忌恨此事,只是陈青兕如日中天,而萧妙宸在命妇中也颇有人缘,尤其是新城长公主、燕国夫人卢丛璧两人护着,不敢有任何动作。

现在她身份不一样了,作为皇帝的女人,自然不用顾虑那么多。

何况听武皇后说,外边流传陈青兕有割据自立的嫌疑。

这可是谋反!

只是怀疑,足够让任何人喝上一壶了。

武顺见萧妙宸今日落单,也起了戏谑刁难之心。

武顺娇笑着说道:“萧夫人,今日怎孤身一人赏花?不如同余等一起?”

武顺自从上了李治的床,顿觉一切都不同了,连自称都跟着改了。

“余”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自称方式,早期主要为君王专用,商末至春秋战国后期君王常以“余”自称。

不过随着“朕”的出现,“余”也可以为世人所用,只是相比“吾”或是白话我,出场率不高。

武顺自不敢僭越,却也不甘平凡,就改称“余”,以显示自己的不同。

萧妙宸立刻回应,道:“乐意之至。”

武顺一行人有四位。

萧妙宸只认识其中一位,四人中最年长的杨氏。杨氏是武皇后母亲杨姥的堂妹。弘农杨氏也算是门阀大族,这杨氏的地位原本比杨姥高的多,嫁的也好,嫁给了夔国公刘弘基,但因现在武氏势大,为了家族,只能放下身段讨好武家。但不管如何,杨氏都是国夫人……

杨氏见武顺没有解释的意思,特地介绍了余下两人:一位姚氏一位贺兰氏。

三人都与武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姚氏以及贺兰氏跟武顺更亲,姚氏是武顺丈夫弟弟的夫人,而贺兰氏更是武顺丈夫的亲妹妹。

杨氏知道武顺来意不善,只是不敢直说,只是特地介绍了余下两人的背景,让萧妙宸注意一二。

萧妙宸含笑与三人打着招呼,端庄得体。

在杨氏眼中,萧妙宸的行为大方得当,但在姚氏、贺兰氏眼中却有些刺眼。

姚氏、贺兰氏只是小宦家庭,平素往来也是小宦人家,哪里能入命妇圈子?

在武顺的引领下,两人才有资格踏入其中。

但踏入其中跟融入其中不是同一概念,碍于武顺的面子,诸命妇给她们几分脸色,但真正接纳她们的却是不多。

毕竟所谓命妇,靠的是自家男人,而不是别家的女人。

自家男人越强,身板就越硬。

姚氏、贺兰氏强行入圈,理所当然的受到冷遇,早就藏着气。

萧妙宸年纪在她们之下,样貌地位都在她们之上。

她这正常的行为,却让自卑的姚氏、贺兰氏,感受到了点点羞辱,不约而同的心想:都要灭三族的人,嚣张什么?

玉棠院里的海棠花极美,一行五人随意赏玩。

武顺突然叹道:“海棠号称花中神仙,有国艳之誉,可惜以海棠作诗之人却少之又少。萧夫人的郎君陈先生据说是佛陀座下大弟子舍利弗转世,诗文无双,却不知萧夫人可有这份才气?”

萧妙宸眯眼道:“韩国夫人这话可莫要让我家郎君听见,不然他可不高兴了。”

“怎么?”武顺眉头一挑?

萧妙宸道:“我家郎君,信道不信佛。他常说外来的和尚,哪有自家的道士会念经?夫人说他是老君座下的打杂小童他都高兴,说他是佛陀座下大弟子,他指定不快。这谣言,妾也听说了,也不知是谁传的。连我家郎君最基本的喜恶都不清楚。”

佛教在大唐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尤其是当下的佛教有一位得道高僧玄奘法师,佛法之高,无人可比。

尽管道家是李唐的国教,但因玄奘法师的存在,佛教的势头隐隐有压道教的感觉。

尤其女性群体,他们更加容易受到佛教理念的洗礼。

贺兰氏便是虔诚的佛教信徒,闻言至此,忍不住道:“萧夫人说此话,不怕受天谴?”

萧妙宸道:“佛家说四大皆空,既是四大皆空,无悲,无喜,无怒,无恐,又何来天谴之说?这天下恶人无数,不去渡化,佛陀还能因我家郎君,不信佛而降天罚不成?”

贺兰氏无言以对。

武顺忙打圆场,心中暗恨,牙尖嘴利,早晚拔了你这一嘴牙。

“萧夫人这话可就扯远了,余只是可惜如此娇艳的花朵,却无好诗相配。”

萧妙宸道:“让夫人笑话了,妾哪有我家郎君之才,只知赏美,不知言美。”

贺兰氏道:“却不知陈先生在百济可有佳作?先生诗文,惊世骇俗,若有新作,萧夫人万不能藏私。”

萧妙宸一脸遗憾,说道:“让贺兰夫人失望了,我家郎君一心为国,为朝廷镇抚百济,无心游玩,并无作品问世。”

姚氏说道:“一心为国,怕不尽然吧?”

萧妙宸蹙眉严肃道:“姚氏,你这话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