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可还有异议?”朱由检稚嫩而威严的声音传遍东暖阁。
施凤来当先开口:“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黄立极看了一眼施凤来,如果不是知道施凤来没有交通陛下,他还真会以为陛下和施凤来在唱双簧,由此,黄立极对施凤来的警惕又加深一步,只是不知道那么多人为什么陛下非要调祖大寿入陕呢。
还是那句话,祖大寿是王之臣的人也好,是袁崇焕的人也好,跟自己毫无关系,犯不着为了这事儿跟皇帝硬怼。
于是朱由检让雷跃龙拟敕令传召,最近朱由检用雷跃龙用得顺手,其他秘书基本上不怎么用,就可着雷跃龙使唤,所以他是天天在皇帝面前待招。当然他的职务也从翰林简讨变成翰林编修了,算是小小地升了一级。
另一边祖大寿接到调令,心中郁闷至极,对他来讲,完全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随着宁远大捷,祖大寿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祖大寿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各个加官进爵,分驻宁远、大凌河、锦州诸城,这时正是祖家势力大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纸调令一下子把一切都打断了。祖大寿于是密谋派遣亲信去见皇太极(明朝官方叫法是黄台吉,后面还是改成皇太极吧,容易搞混)想说服他派兵攻打大凌河、锦州一线,可惜现阶段皇太极忙着整顿内部,同时也想把祖大寿弄走,于是就没答应。祖大寿没办法,只能带着祖大乐、祖大成两兄弟赶赴陕西,留下祖大弼和一众子侄继续留守辽东。
朱由检又把精力放在机械制造上了,由于李之藻迟迟未到,所以汤若望成了朱由检实验室的主要领导,另一个是张大吉,为了让朱由检进出方便,朱由检赐了汤若望一个格物博士的头衔,阁臣李国普反对,一是本朝没有博士这个官职,二是一个洋人挂着格物的头衔,把朱熹和王阳明两个半圣摆在哪去,于是朱由检换了个叫法叫天文博士,这下子反对也没办法,皇帝出了中旨,内廷直接任命,外廷也不好干涉,反正给西洋人一个本朝新设的官职也无伤大雅。于是新任的汤若望博士三天两头就从实验室往皇宫里面跑。
看着面前的汤若望,朱由检放下手中奏折,问道:“朕的蒸汽机搞得如何了?”
汤若望垂头丧气地道:“陛下,臣正要汇报此事,臣等用黄铜铸造了一个气缸,就是密闭性太差,臣于是就想办法,用锡把口封了一下,结果蒸汽机炸了,伤了三个工匠,好在没有人员伤亡。”
朱由检问道:“你们的气缸若是密闭性好,是不是就能做工了?”
汤若望摇摇头,拿出一份图纸:“臣等现在弄得是小气缸,只有二尺见方,加热能把导杆退出去,可是收不回来,所以臣设计这个导杆是上下移动,一个人拉着手工阀放气,导杆被重物所压就滑下来了,关上阀门导杆又被提起,这样所耗人力不大,不过就是这蒸汽机密闭不好,也推不动太重的物件,臣实验了一下最高也就推到三十斤,再高估计就要加大蒸汽机的体积了,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导杆,气阀的密闭性太差,最好的工匠打磨的铜具也难保漏气,所以有工匠提议往连接处加锡,来增强密闭性,结果出气口是封死了,蒸汽机却炸了。”
朱由检拿着图纸研究了半天,终于搞明白他们弄得是什么了,这哪里是蒸汽机,分明是个大号水壶,根本没有往复式的装置,只能向一个固定方向输出功率,要想让导杆回来,完全靠手工来进行操作,叫做人肉蒸汽机还差不多,这种设计毫无意义。
现在也不能太过苛责,否则很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知道这些工匠之所以这么努力,是他把原来信王府的家底都砸在这些工匠身上了,二是他也在不停地鼓励工匠创新。但他也实在纳闷,这些家伙怎么不好好研究一下往复式装置呢。当然这个他也不会,只知道个名字和大概方向,否则也不会研究得这么困难了。
半年多时间,砸进去一万多两银子,连个蒸汽机雏形都没见到,朱由检有些想换人,不过现在换谁呢,估计换其他人更难,于是说道:“汤博士,你领朕的旨意,去工部再挑选一些能工巧匠,争取能设计出一款能让导杆上下运动的装置出来,至于密闭性,先放在后面。”
语罢,他又想了想继续说道:“你去告诉他们,朕不吝赏赐,谁如果能设计出更好的装置,朕赏他一千两,上不封顶。”
汤若望欢天喜地地去了。
看着汤若望离去的背影,朱由检突然没头脑地问了一句:“老徐,最近门下收了多少人啊?”
旁边的徐应元被问得愣了一下,揣摩不出皇帝这话是好是坏,支支吾吾地回答:“老奴……老奴也……没收下几个。”
“你这个司礼监秉笔当得不称职啊。”朱由检又来了一句没头脑得话。
徐应元就奇怪,皇帝怎么对自己收人这么上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