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92 神秘舰队(2 / 2)不明不清首页

这艘泰山级巡洋舰来自恩鸟港,传递的信息非常重要,是关于战争的。16天前,驻守在恩鸟港的印度洋舰队分舰队在日常巡逻时,在恩鸟港以西100多公里的海面上发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由于数量悬殊过大,分舰队的战舰只观察了一会儿,大致看清楚对方的船只外观特征、悬挂旗帜,就赶紧返航向基地指挥官汇报去了。

时任恩鸟港基地指挥官的是海军陆战都司玉衡卫指挥使朱能,在听闻这个消息之后感觉来者不善,一边下达了备战命令,一边让仅有的两艘秦级战舰和一艘广州级武装货船出港游弋,防止被敌人全堵在港口里。

然后派出三艘通讯船向西运动,试图搞清楚这支舰队的具体来历,再根据得到的情报向印度洋舰队基地汇报。

可是三艘通讯船还未抵近从西边来的庞大舰队,就遭到了对方多艘战舰的围追堵截,不得已只好再次返航。

具体船型、数量、来历一个也没搞清楚,但能确定一件事,对方的船只上没有悬挂任何明显的标志和旗帜。

朱能接到通讯船的汇报,终于确认了对方的敌意,这才把三艘通讯船一口气全派了出去。一艘去科伦坡港、一艘走巽他海峡去马尼拉港、一艘去沙廉港。这样即便在中途遇到了意外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耽误了重要战报的传递。

洪涛碰见的这艘通讯船是最新型号的泰山级,速度最快,先抵达了科伦坡港。听说印度洋舰队大部分战舰都跟着皇帝去了亚齐,又马不停蹄的追了过来。

在通讯船上服役的水手除了精通驾船技能之外,有一些很专业的测绘员、领航员和瞭望手。他们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在港口之间传递重要消息和人员货物,还要担负起海上测绘、航道探索和侦查船的工作。

这艘通讯船上就有两位精通绘画的测绘员,凡是他们没见过的山川地貌、动物植物、人物城池,全会画在纸上以供参考。

“这艘应该是西班牙大帆船,这两艘就不太清楚了。能肯定他们的船上没有悬挂任何标明身份的旗帜吗?”拿着被潮气弄得有些软塌塌的鲸鱼皮纸,看着上面线条分明的图案,洪涛很是迷茫。

从图画上看,突然出现在恩鸟港附近的舰队里总共有三种船型,其中一种很眼熟。

高耸的艏楼和艉楼,刀砍斧剁般平直的船尾,船头突出如撞角,下宽上窄的船身,上中下三层横帆和船尾三角帆的布局,与当年俘获的马尼拉大帆船如出一辙。

后世里把这类帆船称为西班牙大帆船,但在船型方面不太统一,有的说是卡拉克型,有的说是盖伦型,而西班牙人则认为既不是卡拉克型也不是盖伦型,就是西班牙大帆船型。

就这个问题,洪涛曾和蒙塔尼斯号的船长交流过,并部分认同了他的观点。西班牙大帆船虽然也有高耸的艏楼和艉楼,但与卡拉克型相比还是低一些,船体也略微增长了点。

并取消了四桅杆设计,全部改成前桅中桅三层横帆,后桅三角帆,既保持了接舷战的优势又降低了重心,提高了适航性和灵活性。应该算一种新船型,至少也是卡拉克型的升级版,或者叫西班牙盖伦型。

盖伦型帆船是英国人发明的,专门为了对付西班牙大帆船。它上层建筑要比西班牙大帆船更平,基本取消了艏楼和艉楼设计,船体长宽比更大,进一步降低了重心,增加了适航性,俗称女王船。

西班牙盖伦和英格兰盖伦帆船在外形上的区别,主要来自于作战理念的不同。西班牙人始终痴迷于接舷战,通常会在战舰上携带尽可能多的陆军士兵,所以需要艏楼和艉楼做为接舷时的堡垒。

英格兰人从16世纪末就认识到了新的海战模式,不拼刺刀了,改为打击对方的船只。所以战舰上不携带陆军士兵,而是想办法装更多火炮、让操作更灵活,高耸的艏楼和艉楼不光没用还成了累赘。

事实也证明英格兰人的选择是对的,他们就是靠吨位稍小、火炮更多、重心更低、操作更灵活的盖伦型战舰,把无敌舰队里庞大笨拙的卡拉克型和西班牙盖伦型帆船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