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3章 不欢而散(1 / 2)北宋最后的良心首页

第223章 不欢而散

龟兹人。

章惇听到这话,心中有些动容。

梁莘终于把手伸到了龟兹,或是说,汉家威仪又一次重回西域。

宴会的上高丽人听到龟兹,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龟兹是什么地方。

一直到章援负责讲解之后。

高丽人的脸色变了。

一个他们不愿意提及的词。

安西都护府。

高丽与高句丽其实没有关系,但为了能在这片地方立足,所以他们才取名高丽。

既然在这片土地上,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忘记不了那种被支配的威迫感。

“父亲,大西征。”

让梁莘意外的是,朝堂上对于主使人选呼声最高的,不是安焘,也不是范纯礼。

“什么大消息?”

章惇一直压着。

刚到这里就搞事,那是取死之道。

梁莘停了一下,这才说道:“王诜死了。”

王诜死了。

排第一是苏轼。

章惇:“如何?”

章援问:“父亲,不会是其他人?”

知道,这是好事。

章惇呢,却是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放在嘴里,然后再来一杯。

宴席已经撤了,换上茶点,此时章惇正在挥墨作画。

梁莘呢。

那么,迎亲使,谁才是最合适的迎亲使呢。

也是高家的情份,是礼物,但是怎么给赵佶说呢。

因为苏轼名气大,当世诗词第一人。

到了深夜,章援回来了。

消息传回汴京之后,高士林才把这事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的告诉了梁莘。

章惇闭着眼睛想了想:“关注一下,或是安焘为主使,这次结盟必有诈,来自莘哥儿之诈,或是范纯礼为主使,这结盟便是真的。”

“莘哥儿,这表情可不好,眼下与契丹人结盟,话说我可是付出了很多,契丹公主不知道长的丑不丑。”

突然有人说了一句:“腹疼难忍,抱歉,抱歉,先行告退。”

此时,章惇认为时机已经合适。

事实上,这笔钱的大头,是用来给刺事营作事。

这次的争,与新法、旧法无关。

新法、旧法、中,此时倒没什么争执。

谁去都行。

章援来到近前。

改名:高仁。

赵佶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思来想去之后,梁莘入宫了。

赵佶正在换衣服,今晚上伶优殿试的三甲之一,来自高丽那位第一次在桃源阁正式登台,赵佶肯定要去捧场的。

章援回答:“不知。”

在高丽这三十里,商队会有一笔留存在这里的钱。

高家,那位办事的人,此时改名住进了梁府。

另一位呢,韩忠彦。

朴贞雄冲着章惇尴尬的一笑,施礼后什么也没说,就这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