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刑部官署。
尚书郑赐乃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现年五十多岁,当了十七年的官。
他的脸型圆润,留着山羊胡,目光中时刻透露出精明,是一名典型的官场老油子。
此人与朱棣有些旧交情,虽在靖难之役中与朱棣有过交战,但因为各为其主,朱棣进京后赦免了他,还让他担任刑部尚书。
今日,郑赐如往常一样在官署当中处理刑部的文档宗卷。
朱棣大肆屠戮建文旧臣及其家属,让整个刑部一直处于满载的状态,没有一刻得闲。
就在这时,忽有一刑部官员闯入堂中,神色大骇的向他禀报:“大...大人,不好了,大事不好!”
郑赐见他如此姿态,不由眉毛微皱,对其沉声喝斥道:“身为刑部的官员,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然而那人却是冷静不下来,大声与郑赐说道:“有人,有人把纪纲押来了!”
郑赐闻言不由一愣,感觉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在哪听过。
不由发问:“纪纲?哪个纪纲?”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什么?!”
郑赐闻之,瞬间惊骇。
锦衣卫被人抓了?还是指挥使?
这怎么可能?!
以往只有锦衣卫抓人的份,今日怎么反过来了?
而且被抓的还是指挥使。
莫不是皇下的旨?
一时间,郑赐脑中闪过诸多疑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当即向那官员询问。
然而对方亦是一头雾水,摇头直道:“不知道。”
郑赐闻言,不由沉吟了片刻。
随后且道:“人在哪里?”
“就在门口!”
“且与我去看看!”
言罢,郑赐带着那名官员一起,往刑部官署外走去。
很快,二人便来到门外。
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部分是刑部的官员。
他们都很好奇,皇亲兵的锦衣卫指挥使怎么会被人给拿下了?
郑赐来到门前,立即看到了被押着的纪纲以及三名武卫营士兵。
两人负责押送,一人负责传话。
此时的纪纲衣服脏乱,神色愤怒,哪有平时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郑赐一看这个情况,就知道定是出大事了。
当即,他立马走前来,拱手向那名传话的士兵问道:“敢问军士,这是怎么一回事?”
那名士兵见状,则是抱拳回应,且道:“奉世子殿下之命,纪纲有意刺王杀驾,视为谋反,特将其羁押到刑部,关入天牢,等候皇审理。”
“放屁!老子没有谋反!没有谋反!”
“朱瞻壑他这是诬陷!诬陷!”
一听有人说他谋反,纪纲当场就急了,连忙出声辩解,并激动的挣扎,试图拜托士兵的空置。
可惜他现在被五花大绑,任何挣扎都是徒劳,当场就被士兵们给按住了。
郑赐一看这场景,心道不妙。
两方各执一词,这种案子最为复杂难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