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帝的赏赐,崔呈秀心中感叹皇帝的大方,但却不敢表现出来,转身朝外面走去。
这时。
朱由检仿佛想起了什么,将其叫了回来,说道:“你最近表现的不错,朕很满意,赏你斗牛服一件,玉如意一对,金百两。”
“好好去做,以前的事情朕没有放在心上,你岁数也打了,理应善终。”
啊?
这句话直击崔呈秀的软肋,他转身噗通跪在了地上,郑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如释重负般的退了出去。
曾经。
崔呈秀也是魏忠贤手下的一员大将,没少帮着九千岁做坏事。魏忠贤倒台后,他和大多数阉党成员一样,每天小心翼翼的做事,生怕触怒了皇帝,遭到清算。
所以。
现在无论朱由检下什么离谱的命令,崔呈秀都会不折不扣的去照办,妄图以此将功补过。
对于朱由检来讲,杀个把人只不过是张张嘴的事儿。
但是。
现在朝廷正是用人的时候,多一个听话的人,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再者。
人杀多了,容易造成恐慌,万一这群人抱成团,那自己的位子可就危险了。
所以。
只要这个人还能替自己办事,朱由检就不会动他,起码,眼下不会。
送走了崔呈秀,朱由检批阅了一会奏折,又命人将孙承宗叫了过来。
“陛下,您找我?”
“嗯,来人,上茶,赐座。”朱由检放下毛笔,依靠在龙椅上,随口问道:“爱卿,你觉得辽东巡抚王之臣怎么样?”
沉思片刻。
孙承宗答道:“陛下,臣与王之臣接触不多,不敢擅下断言。不过,臣听说,此人与辽东经略袁崇焕在戍边问题上多有不合,数次在公开场合发生冲突,臣担心,长此以往,会影响辽东格局。”
“臣建议。”
“此二人则其一调至关内任职,如此一来,能做到人尽其用,还能缓解双方的冲突,堪称一举两得了。”
“哦?”朱由检眯缝着眼,追问道:“那你认为,谁来坐镇辽东合适啊?”
“袁崇焕!”孙承宗不假思索的回答,见皇帝脸露疑惑的神情,赶忙解释道:“陛下,辽东之事瞬息万变,此二人速来不合,若有战事,必会相互掣肘,此非辽东官民之福。”
“王之臣胸有韬略,行事却太过于绵柔,于战事上又显得寡断,无法在战场上抓住有利时机,痛击敌人,因此,调入内线防御、策应,最是适合。”
“袁崇焕则不然,他手下兵马齐备,猛将如云,其中尤以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吴三桂、尤世禄等人为佼佼者。他们相互依存,相互配合,能够在关宁锦防线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因此。”
“臣建议。”
“调王之臣坐镇山海关,随时策应多方行动。升授袁崇焕为辽镇总兵,总理辽东对外军事行动。”
“其余将官任免,陛下可根据其个人情况,随即进行调配,如此一来,辽东无忧矣。”
…
听了孙承宗的话,朱由检没有急着回答,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仿佛在思考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