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中沟萧家村(1 / 2)随身空间,我的别墅通大唐首页

大唐武德元年初春二月二十,江南太平县中沟萧家村。

这个村子位于长江南岸、距离江边不到十里的一个圩子边,弯弯曲曲的一条小河流淌过村庄,然后流入下游的龙窝湖,再流向大江。小河将整个村子分成南北两个部分,两岸稀稀落落地散居着一些人家。南岸村子后面有3座隆起的小丘陵,分别是老山、新山和大青山,人称“三山”。

黄昏夕阳下,两岸村子里的茅草房顶冉冉升起阵阵的炊烟,家家户户正在生火做饭。

虽说现如今这太平县还不太平,而且这萧家村也还不是大唐的地面儿,但毕竟和久经隋末农民起义战乱的中原地区相比,萧家村也算是鸡犬升平、世外桃源的地儿了。

一个农家院子里,几个人坐在鸡舍前的土垭子正在说话。

“三叔祖,听县里人说唐兵很快就要渡江南下了,您老说杜总管能守住吗?”说话的是一个约莫40岁左右的黑脸男子,他叫萧耀祖,是族长三叔祖萧元权的堂侄孙。

萧家村南北庄子60多户人家,除了南村几户外姓人外,都是南朝陈灭梁时,从金陵江宁大瓦房村逃亡过来。萧家的祖是南梁皇室的匠户,因为烧窑有功赐姓萧,改了民籍。

或许祖和齐梁皇室有扯不清的关系,萧家人对改朝换代分外敏感。一有风吹草动生怕整族遭到清洗。对外都是宣称姓肖,官府衙门里面登记的也是肖家村。

“耀祖,这也是咱庄稼人想的事儿?打不打仗这日子不过啦,这唐兵再凶残,能把庄稼人都屠了去?杀光了谁种田?”说话的是老头是萧耀祖亲老子萧道泉。

萧家村现在的辈分,是茅山道士按照道经中抽出的几句谶语中的“元道耀天一”排序的。萧道泉算是萧家人落户太平县的第二代人。

“爹,俗话说:不怕兵就怕匪,兵要是匪,更是难逃。我次去县卖鸡子,亲眼看见城里的军士像土匪一样抢劫民宅。杜总管的兵军纪不好,骚扰百姓呐。”一个身材矮小的瘦子吐出一句。他是萧道泉的次子、萧耀祖的弟弟萧耀宗。

“哦,还有此事?那杜竖子必不久立!恐怕这天下还是姓李的夺了去!”三叔祖萧元权敲了敲手中的槐木老拐,愤然说道:“平天下靠的是人心,不是杀戮!听闻唐公驭下甚严,反观杜伏威纵兵抢掠,残害百姓,胜负已定!”

“老祖,咱村里不少男丁在杜总管的军队里呢,是不是会受到牵连?”萧耀祖担心地问道。

杜总管指的是东南道大总管杜伏威。自隋朝大业十三年后,杜伏威大败隋将陈棱,破高邮、据历阳(今和县),自称总管,江淮之地被他牢牢占领着呢。

“是啊,前年征兵,村里十几个成壮被抓走至今未归。四弟、五弟也转投了梁王,去了江陵,现如今生死不明。”萧耀宗补充说道。

他说的四弟、五弟是萧道泉的四子、五子萧耀年、萧耀宝。

梁王是唐初割据在江陵的萧铣。这人是梁宣帝曾孙,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起兵反隋时鼎盛时期拥兵四十万。一度占领的版图西从三峡,南至交趾,北距汉水,东达豫章,相继依附。

一听到老四、老五生死未卜,萧道泉的鼻子不禁一酸,“这事也怪我,梁王的征兵官到咱们村,一说姓萧,为萧氏打天下,这两小子就急匆匆地报了名,第二天就跑了。当时我要拦住就好了。梁王的萧和咱又不是一个萧,至于为他卖命送死么。”

“哎,但愿四小子、五小子平安归来吧,这梁王看样子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倒的。”三叔祖萧元权叹了口气,安慰诸人。

几人正说话间,左厢厨房里走出个中年妇女,手里端着几盘热菜,一脸笑盈地朝诸人说道:“三叔祖,爹,他二叔,天快黑了,吃饭吧,就在院子里边吃边聊。”

萧耀祖看了眼自己的婆娘刘氏,又见厨房里出来的几个年轻妇人手脚麻利地在院子里搭起个小圆桌来,搬来几把竹凳,五六个小菜香味扑鼻而来。

其时层社会的人家还在实行分餐制,但是乡下人家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别的不说,哪里去找多余的案几、碗筷呢。

跪坐席用餐也是不可能的,乡下都是房里院外的地都是泥土,咋个跪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