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康亲王无功最好(1 / 2)抗清首页

燕京。

议政王公大臣会议通过于荆州设立满城事项后,兵部、户部连同满洲、蒙古八旗各都统衙门就开始争吵了。

选驻的八旗兵丁从哪个旗抽,给什么待遇,京里原有的旗产如何处置?

沿途地方供给怎么安排,当地满城居民迁移又怎么个弄法?

大大小小问题一大堆。

可能这些问题在朝廷眼里都是小问题,但摊在选驻旗丁头上却是天大的问题。

事涉各家利益,由不得各家不吵闹。

这要前朝顺治爷那会还好,出征的旗兵说就地驻防便就地驻防,没什么太多事情处理,可如今是紧急从京营八旗抽人南下荆州驻防,涉及到的问题就多了去。

首先,没有旗丁愿意主动去荆州。

所以当消息传出后,燕京满城就炸了窝。

说什么西山那地在湖广,荆州也在湖广,到时候选驻在荆州的旗兵肯定要到西山打仗,到时候不知道要死多少。

更有浑人说甭提西山了,就荆州那地也去不得。

为啥?

关二爷都摆不平的地,咱旗人能搞定?

骂着骂着矛头就对准了鳌拜。

说鳌拜前番让他弟弟穆里玛害死好几千满洲子弟,如今又派几千子弟去送死,这鳌拜到底是大清的忠臣还是奸臣?

消息传到鳌拜耳中,气得他都想杀人。

“入关才二十年,旗下这些子弟便如此怯懦无能,当年我八旗勇士平定天下的锐气都哪里去了!长此下去,这大清的江山难道还要还给他汉人不成!”

气归气,急归急,荆州满城事项是一刻也不能耽搁。

几个衙门议了几天,终是将迁驻荆州的四千兵丁给定了出来,尔后重新分编八旗,共设牛录16個,每牛录披甲人256人,各牛录除佐领一员外,设骁骑校六员,领催八名。

另选拜唐阿、匠人150名迁驻。

又增设协领16人,参领40人,满洲、蒙古副都统各两员。

选驻旗丁在京所分田地均由各都统衙门以市价回购,另每户给赏银120两,所居房屋及所购铺产由旗兵自行处置。

此外兵丁每人再发置办兵器银20两,其余装备费12两,拨给马匹3800匹,按每兵18两养马费计。

沿途差役支使由户部行文地方支应。

再着湖广总督衙门、湖广巡抚衙门并荆州知府衙门着手于荆州城内圈占房屋,原房屋主人一律迁往外城。

有空屋者按原有房屋面积给予置换,无空屋者着地方修建,暂以木屋木棚为临时居住。

或出城迁往它处,实在无处可去的可给租房银。

每月着给银一两三钱补贴。

驻防八旗官兵进驻后当每户再分良田120亩,由湖广巡抚衙门统筹解决,荆州本地良田不够可在周边圈划。

按四千兵丁计算,一次性要圈占不低于五十万亩的良田。

章程出来后,各衙门就着手动员旗丁,顶着骂声东拼西凑才算把南下的四千旗兵给定好,报上来的家眷总数近15000人,如此荆州满城驻防八旗兵连同家眷近两万人。

规模比不上江宁和西安,但较其它地方已经很多了。

各旗忙着迁驻事项时,安亲王府内,岳乐正一脸黑沉的教训几个奴才。

几个奴才均是被五花大绑,跪在那吓得手脚冰冷,悔得肠子都青了。

原来是乱嚼舌头根子,说朝廷是害怕他们主子这才不敢让他们主子挂帅出征,又说什么按资历,按军功,按亲贵,他们主子怎么也能当得摄政王,几年前议政王公大臣会议不就是由他们主子来主持的么。

现在倒好,宫里宫外防他们主子跟防贼似的,以致他们的主子空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