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六十六章 千头万绪(1 / 2)千禧大导演首页

嘴上说着先过年吧,但实际上在和归国的刘一菲休息了几天后,吴渊就继续忙碌着继续筹备《头号玩家》了。

原版的《头号玩家》,从开始筹备到拍摄上映,整整花费了三年时间。

虽然其中有一部份原因是并不紧迫,但考虑到现在的技术没后来好,实际上吴渊这次拍《头号玩家》也是要经历漫长筹备期的。

不说别的,光是一个特效,就肯定是需要三年的制作周期了。

当然,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等到拍摄结束之后再继续制作,所以实际上的杀青,吴渊还是能将其控制在2014年10月之前搞定的。

这样,他就还能有一年的时间去拍摄《乘风》和制作《乘风》的后期。

《乘风》倒是一部不需要什么电脑特效的电影,能做到一年内从开机到后期再到上映,但时间也还很紧迫。

所以吴渊久违的忙碌了起来,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将《头号玩家》的千头万绪都捋清楚。

几乎每天他都在和创作团队开各种会议,组织剧组在魔都和重庆两地置景。

例如,在重庆选好的外景地之外,还要搭建叠楼区的布景,使用大量钢材做支撑结构,将二十多辆房车以完全随意的方式堆叠,形成5-6个高约四五层楼的“半成品”。

这样的“半成品”,其实就是电影中主角住的贫民窟的样子。

赛博朋克风格的贫民窟,肯定是要层层叠高又紧凑的,类似于早年港片中出现的那种“猪笼城寨”,但是科技版本的。

当然,之所以说是半成品,就是因为这些“半成品”为近景画面和实景互动的拍摄提供了足够的真实元素。而数字王国则将叠楼区的范围扩展到成百上千,同时通过进一步优化,让它看起来摇摇欲坠。

到时候在电影中展现出来的,就是成百上千栋这样的“猪笼楼”,甚至上面还会再虚拟出重复的楼层,营造出赛博朋克的味道。

而这种特效是要在还没开机前的筹备期就得着手开始制作了,这些都需要吴渊去确定。

这次《头号玩家》的特效制作,不只是光影时代自己的特效公司,还有美国的工业光魔、数字王国都会加入其中,需要的人手非常庞大。

光是特效费用的预算就超过了2.5亿人民币了。

而这部电影的总预算也高达4.2亿人民币,可以说票房不卖到12亿都赚不到钱的。

当然,虽然现在国内票房市场已经摸到了单片12亿的程度,但吴渊这次瞄准的是整个亚洲市场,不只是想着回本而已。

只是不得不承认,从这点也可以看得出来,做科幻片的回本压力有多大。

其他没有亚洲市场可言的内地电影,怎么可能拉得到这么多投资来拍这样的科幻大片?

哪怕是自己出钱,恐怕也没几个公司敢去赌的。

有这么多钱,做他七八部喜剧片不好吗?

只要其中有一部爆了,就回本了,这压力不是小多了?

上辈子吴渊很“故作清高”,觉得国内的电影市场都被那群爱搞小成本喜剧片、爱情片的制片人给砸锅了,没点高级追求,也和大部分网友想的那样,觉得《流浪地球》这样的电影就应该多多出现。

但这辈子他走到了高处,反而非常能理解为什么华语电影市场会被喜剧片、爱情片霸占了小十年。

2016年之前的内地电影市场,就是支撑不起科幻大片,这是客观事实,是没办法的事情。

当市场成熟了,自然就会出现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