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王永之死(1 / 2)我,王莽,誓死篡汉首页

王莽没有回头看,他怕看到这个和他生活在十一年的苦命女子楚楚可怜,处处透着怜惜的样子。

仅自,走到堂屋内。

堂屋有三间房大,入门左侧是土炕,迎门中间墙边有木桌,上尊太一神像衾,渠氏每月十五都会上香,就连他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会大拜,受香火供奉。

这是秦汉的祭祀制度,秦奉天说‘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始,替代了天为至上神的三大神祇体系,以五帝为郊祀至上神,至汉武帝之时,将天之至上神更为太一,地之至上神更为后土神,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神更为昊天上帝等,称五方上帝。

至西汉末期,随着儒家体系的完善和融入,太一神地位更显突出,被奉为至高神。

每年朝廷在正月十五都会举行大型的郊祀大典,民间也逐渐在这一日祭拜,后又被请入家中。

而在入门右侧,有木桌一套,长木椅两座,右侧靠墙边,供奉着两个牌位,王氏先祖牌位和亡父王曼牌位,这只是小牌位,真正的王曼牌位,在王氏宗祠里面供奉着,受王氏族人共祭。

“娘!”王莽轻轻的靠在渠氏的身旁。

“哎,二十一了,一晃眼,吾儿竟然长这么大了,是为娘的疏忽。”渠氏拍着王莽的手,感慨道:“也是时候给莽儿寻一门亲事了。”

门外。

严茹偷偷的站在门口,紧张的贴在耳朵偷听。

“娘,我去青楼,只是去找三兄,不是坊间传言那般。”王莽气呼呼的再次解释。

却是渠氏摇了摇头,道:“我儿什么品性我还是清楚的,绝不会去那等地方,只是为娘直到媒婆细说之下才忽然惊觉。”

“这些年莽儿在外求学,的确忽略了莽儿的亲事。”

“这许府也算是不错的门庭,也算是门当户对,许君这人也是长安县县丞,或许还能帮衬吾儿一二。”

王莽这听着就更加奇怪了,只觉得这就是舍本求末之举,既然同是抱着联姻为仕途铺路的想法,王氏家族个个都是显赫门庭,却要求助于一个小小的许府。

甚至于,迎娶严茹,都要比小小的许府好。

“孩儿的婚事,孩儿自有考虑,娘亲还是拒绝许氏吧。”王莽在这一点上,非常坚定,即便是前身一向遵从母命,他也不会同意。

“吾儿有心上人了?”渠氏神情一动问道。

“还没有!”王莽不敢隐瞒的回道。

“难道严氏?”渠氏又疑惑的问道:“其实娶你长嫂严氏,也不是不可以,严氏这些年也幸苦啊,更难得是本本分分,操持家中,对娘亲也事事孝敬。”

“而且你大哥已经离开十年了,总不能一直让严氏活守寡,你们叔嫂也相敬如宾的相处了十年,不妨互通婚事,成为一家人。”

“我看严氏对你也有意,只是你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让严氏难做。”

王莽现在基本可以确定了。

这娘亲纯粹是听到他去了青楼,又逢许府让媒婆问媒,这开始胡思乱想了。

“娘,此事不急!”王莽当即岔开话题,用另一件高兴的事吸引道:“娘,今日五伯已经应允孩儿留在长安,跟在三兄左右。”

“想必明日五伯前来探望娘亲,也多半为了此事。”

王莽顿了顿,试探性的问道:“当年大哥受大伯照顾,这才直入朝堂命诸曹尚书。”

“这些年,家里也颇受五伯照拂,孩儿更是受五伯之托拜大儒陈参为师。”

“五伯乃父亲亲弟弟,若要做媒,也理应请五伯为孩儿做媒。”

果然。

就在他话音未落,渠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摇头道:“莽儿如今也长大了,有些事,也是时候让你知晓,至于如何决断,莽儿自行考量。”

“其实这些年,为娘从未张口向你诸位叔伯讨要什么,并非娘亲不为吾儿谋出路,而是这王氏,并非如你所见般,兄友弟恭,和睦相处,更非如你所见般,仁慈祥和。”

“而这其中,更是涉及到一段难以揭开的陈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