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2章 三亿(1 / 2)华娱之我的从艺生涯首页

第282章 三亿

何华再次出现也是接到了上影节主办方的邀请,和诸多青年导演一起出席‘华语电影青年制造’论坛。

来的人很多,徐征、陆阳、薛晓路、杨青、杨采妮、张猛等等,对了,还有郭靖明,前面几人将何华簇拥在前,和主持人第五代导演、电影协会秘书长何坪展开了对话。

话题当然是当前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

“为什么国内市场总是能出现像《天机·富春山居图》这样的大烂片?”

“并且烂的如此彻底的影片为何能获得如此高的票房?2个多亿票房,这是很多优秀电影都没拿到的成绩。”

“近年来国内烂片那么多,究竟是导演能力不行,拍的差,还是观众审美变差了?”

“前辈导演是不是该靠边站了?”

何坪:“在看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泰囧》、《BJ遇上西雅图》、《匆匆那年》等中小成本制作获得票房和口碑的成功之后,市场上就有一种声音是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小片时代’。”

“国内出现了很多投资人不敢拍大片,转而投向拍中小成本电影的不理性的现象。”

“在昨日上午举行的制片人论坛上,大家觉得这是一个误区,大规模大制作的大片才是电影工业的支撑,因此观众要宽容像《天机·富春山居图》这样的中国烂片。”

何华听得皱眉,他刚好坐在主持人旁边,也就率先接过话筒回答起来:

台词很好,但确实没有必要。

张峰今年大二,非常喜欢看电影,尤其是武侠电影、动作电影。他知道电影要在影院看才更有感觉,只是他没有对象,很多时候一个人跑去影院看电影会很尴尬,特别是被几对情侣夹在一起的时候,又烦又讨厌。

同期上映的《超人:钢铁之躯》,不少观众看完后调侃:“这三观也太正了吧,别管是不是地球人,我们都要保护它,哪怕家人来了也不行,干死他们。”

“我想可能比”

后来他研究出来了,干脆早上去,影院10点开门,通常那个时间没什么人去看电影,买那个点的票就相当于包了场。

“通过两家人的对比来展现贫富乃至阶级之间的矛盾。”

再加上同期电影的衬托,电影的评分就略显虚高。

王千原、朱亚文、黄宣一句话没说,只是摘下身上的披风,让院内的众人看到他们身上的服饰。

“那你为什么刚才还”记者没说清楚,不过大家也都明白,不就是问刚才为什么还要呛郭靖明嘛。

“越来越多的新观众加入到这个市场,你没有能提供新的类型的影片给他们,所以哪怕他们仍然会看电影,但他们的内心是饥渴的”

记者想了想还真是,他们俩还真相似:

郭靖明是作家转导演,何华也是啊,不过他当时多了个编剧的身份,已经出品过好多优质电视剧了,有基础,这一点倒是比郭靖明强一些。

其他的,《那些年》还真不如郭靖明的《小时代》。

最后陆阳他们也把何华的建议听了进去,统一了一下主题,删减部分内容,把多余的篇幅放在周妙彤的身上。

电影前半段各种冗长拖沓,后半段使劲打砸炸,毫无节制的使用特效,看完后何华只能说豆瓣果然都是美分,就这都能拿到7.8分,他瞬间感觉《绣春刀》的8.5分很合理。

张峰就是看网上评论不错,赶紧趁着周末休息跑出来看的,这一看果然没让他失望。

“郭郭导刚才说拍物质、贫富差距等主题的电影,我建议你可以看一下《包氏父子》、《笼民》,又或者是伊朗电影《麻雀之歌》。”

现场的媒体记者赶紧将镜头对准了郭靖明那张铁青的脸。

何华笑道:“你可以对比我的第一部作品便知道了。”

这话说的连何华都忍不住扭过头去看了他几眼,连他都不太敢说这样的话。

一周后《小时代》也来袭,《绣春刀》真是一枝独秀啊。

“我脑海中没有大片的概念,我始终觉得电影的基础,是剧本、是故事。只有好的故事和烂的故事,再大的大片也有烂的故事。”

比原作,《小时代》的名气可比《那些年》高多了,这一系列的销量可以说是《那些年》的十几倍还多,而且这还是《那些年》书籍有电影的加持销量增加的结果。

何华点头,他也很认同这样的观点,不过想要和他们去争夺全球市场,还是要学会用他们那一套的,所以他做了《超体》,需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跟他们来一场视觉上的比拼。

再加上郭靖明的人气,这电影成绩指定要比《那些年》高。

当然这后面还有属郭靖明最为大胆,不知是为电影的宣发博人眼球还是他自己被别人吹捧着膨胀了起来,他直言:

比环境,今年的电影市场明显呈现井喷之势,才年中就已经出现了一部十亿,好几部3、5亿的作品了,对比《那些年》2010年的环境已经好了很多。

所以在何坪反驳郭靖明老导演过时后,何华就补充了几句:

“观众确实越来越年轻,我们在创作时应该顾及一些年轻人的口味,但说填补市场空白,做新类型电影给他们看,这个还是挺不容易的。”

不过今天这场人明显有点多,想到电影在网上的热度和高分评论,又好像能够理解。

“哪儿的点子不要命了,跑这儿来撒野。”

“现在的很多导演都落伍了!”

何华都没仔细想,张口便说道:“3、4亿?4、5亿?我也不清楚。”

“你都拍出烂片了还要别人容忍,不许别人说你不好,那就没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