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确实还在使用,虽说给当地带来的实际效益远不及当年,但不可否认,郑国渠仍然在发挥着余热。”林易道。
“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仅靠一条郑国渠,怕是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吧。”
“封建社会大一统之后,人口肯定会迎来大规模的增长,再加上可能会有天灾战乱等不可控因素,郑国渠怎么撑得过两千多年。”
赵院士问出了自己的疑问,他在等林易印证自己的猜想。
“赵院士不愧是世界级的水利专家,如您所说,郑国渠修成,只是开始。”
林易顿了顿,继续说道:
“郑国渠全长约126千米,灌溉农田约115万亩,关中平原自此便成为华夏历史上农业发展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险,先后有秦、汉、隋、唐等十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腹地,历时两千多年。”
“史书有云:关中之地,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
“除了灌溉的作用,郑国渠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具有淤灌性质。”
“郑国渠所引的之水为泥沙浑水,汉代曾有歌谣唱道:“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这种从陇东高原带下来含有机质的泥沙,随水一起输送到低洼沼泽盐碱地区,具有淤高地面、冲刷盐碱、改沼泽盐卤为沃野良田的功效。”
“郑国渠淤灌之地是未垦殖的沼泽盐碱地,非农耕地,土质多带卤性,是盐碱严重之区,非有河流冲刷碱卤不能种植。”
“郑国渠的开凿,人为大规模引来浑水淤灌,迅速将盐碱地淤成良田厚土。”
“也就是说,郑国渠浇灌农田不过是常规作用,主要在于引浑淤地,改良低洼盐碱,扩大耕地面积,使关中地带低洼平原得到基本开发,贫瘠干旱的关中自此遍地沃野。”
说到这里,赵院士插上一句:“我猜此后围绕郑国渠建造了一系列水利网络。”
林易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称赞道:“赵院士果然是水利第一人,您说的没错。”
“此后历朝历代,均在郑国渠的基础上加以维护或增设新渠。”
“汉代,由于河床下切,在郑国渠的基础上修建白渠,并开有支渠,初步形成了关中水利网络。”
“白渠灌区成为供应大汉国都长安城数十万人口衣食所需的重要基地。”
“当时流传的歌谣唱道:“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净是,亿万之口。”
“唐代,引泾灌溉达到鼎盛时期,在白渠之上,又修建彭城堰、三限闸两大分水枢纽,三渠路线基本固定下来,奠定了后续王朝乃至今日的渠线布局。”
“到了近代,在现代水利建设技术的支持下,又在郑国渠基础上兴建了大型灌溉工程泾惠渠,使千年的郑国渠得以延续至今。”
“秦因郑国渠而统一六国,汉因白渠而富甲天下,唐因郑白渠而四海臣服。”
“郑国渠,当之无愧的华夏千古第一渠。”
林易依靠系统快穿,现成的专家总结论证直接出现在脑海之中。
说完,全场起立鼓掌,不只是被他慷慨激昂的陈词所感动,更是为两千多年前,水工郑国不惜冒着杀头的风险,也要为后世修渠的精神所感动。
直播间此刻已是满屏溢满之词。
【秦始皇大气。】
【我,秦始皇,给你打钱修渠。】
【看看郑国人,比起韩国人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