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肖申克的救赎(1 / 2)美利坚顶流首页

《肖申克的救赎》是李普西计划的第三部电影。

他精力无限,每天只需要睡一个小时,把多余的时间分配在了筛选版权库上。

弄清了那些是李大才子的才华。

例如史蒂芬·金就没有写《肖申克的救赎》

那没的说,项目上马。

选这个,除了能推进‘北美私人监狱’计划,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易冲奖BUFF,把逼格刷的高高的。

《肖申克的救赎》在奥斯卡失败?

这不是电影本身的问题。

每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不一定就是真正所谓最优秀的影片。

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因素有很多。

受到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票房、制片公司的宣传力度、导演等等很多因素的影响。

这类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阴暗面的题材,这年头的奥斯卡是比较钟爱的。

《肖申克的救赎》失败因素很多。

第一是对手厉害。

《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狮子王》、《低俗小说》、《燃情岁月》、《真实的谎言》、《夜访吸血鬼》、《艾德-伍德》、《天生杀人狂》、《生死时速》、《变相怪杰》、《燃眉追击》......

完全就是神仙打架。

那一届奥斯卡,有两个进入了IMDB最佳250部电影前5名。

剩下的也都是经典佳作。

《肖申克的救赎》冤屈,同样在IMDB最佳榜上第4名的《低俗小说》就不冤么?

不是我安迪不努力,实在是阿甘他开高达啊!

第二是《肖申克的救赎》选错了时候。

就如同第一印象法则和易冲奖BUFF计划。

评委也是人。

评选过程很多时候也都是主观的。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艺术评价过程本身就难以避免的具有一定主观性,很难衡量出个第一来。

评委们的口味也是不断变化的。

这种变化是和当时的时代氛围,也跟前后几年得奖影片的类型有关。

《肖申克的救赎》是1995年的奥斯卡。

跟去年也就是1994年的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上有些相近。

连续选同一个题材?

要是舆论传出去了,都会说学院派太僵硬。

这是很多评委都会下意识回避的事情。

进入克林顿时代,零售业开始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整体上都是昂扬向上、老子就是全球第一的心气。

这点体现最好的就是美剧。

90年代中期,正是电视喜剧的黄金年代。

当年奥斯卡的五个提名中,有三部电影都是具有喜剧色彩。

后一年的提名中甚至出现了《小猪宝贝》这样一部完全喜剧化的卡通电影。

相对这些喜剧来说,阿甘直接开起了高达。

《阿甘正传》表达的价值观太正确了!

哪怕你是个弱智,但只要你足够努力,你也能成就自己。

因为这里是伟大的美利坚!

在我大美利坚,就是可以成就这样的传奇!

敢于梦想者就能实现美利坚梦,这样完美迎合时代情绪的电影,这价值观实在太对了!

对当时来说就是超级武器啊!

你个臭越狱的,还想跟碰价值观?

所以《阿甘正传》更容易赢得了评委们的情绪,就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相较而言,前几年的提名大多都是相对沉重的故事。

而在《阿甘正传》之前,上一个获得最佳影片的喜剧电影,还需要追溯到82年《母女情深》

82年又正好对应里根时代开始经济复苏的年景。

大环境变化对评委和奥斯卡的影响可见一斑。

这也是一种借势。

所以那种无视时代背景,文抄了一部获奖电影,就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可以秒杀一切的,放在现实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电影想要获奖,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抛开时代背景谈电影奖就是在耍流氓。

《肖申克的救赎》所谓的影史第一,也是顺应了时代。

为什么口碑越来越好,IMDB上排名如此之高?

因为过去了十年,观看人群变了。

只要想想,会去IMDB投票的人的年龄结构,以及他们相应的生活经历就知道了。

这就像玩小破站和抖手的群体不同一个道理。

《肖申克的救赎》讲了什么?

黑暗和不公正的体制,吞没了很多有正义感和良知,有才华而向往自由的人,被打压的永远边缘化,但只要你有足够坚定的意志、过人的智慧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你就可以打破强加于你的不公正,打破边缘化的枷锁找到属于自己翱翔的桃源......

“似乎有点既视感?”

李普西愣了下,赶紧掐灭一些念头。

总之,电影有社会因素,也强调个人奋斗的因素。

压抑近2个小时的情感,在最后的雨中越狱,得到极大情感宣泄的结局,这正好对了新生代的观众胃口。

所谓时尚是圈。

影迷们观看口味也是一场又一场周而复始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