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九章 幸福的小学生(1 / 2)四合院:再活一次何雨柱首页

何雨柱和何雨水吃完了面条之后,就一起出门了,而在出门的时候,何雨柱将家中的食物都给塞进了纽扣空间,他可不想自己家吃的食物被棒梗给糟蹋了。

何雨柱将昨天得到的喜钱九十块放在了显眼的位置,而这九十块钱,也被何雨柱做了小小的记号,那就是在钱的小角上,写上一个何字,为的就是等一下直接捶死贾家,让他们狡辩都狡辩不起来。

做好一切之后,何雨柱骑着自行车带着自己的妹妹出去了。

这边何雨柱出去之后,秦淮茹也离开家了,另外一边的棒梗和小当也是立即去上学了,槐花还小,她不用上学,她一般是在家跟着贾张氏。

棒梗和小当去的学校是红星小学,三大爷阎埠贵就在这所小学任教。

红星小学时红星轧钢厂旗下的小学,那个时候的厂区,十分的大,就好像一个小社会一样,而那个时候四九城的小学生们是很幸运的。

大概是五一年的时候,四九城已经开设了专门的中小学免费豆浆供应点。

这些长在皇城根下的四九城孩子,更是拥有了全国其他地方孩子无法拥有的资源。

他们可以在封建王朝留下的紫禁城内外玩耍,享受曾经帝王将相才能涉足的皇家园林,进行的享受四九城温暖的阳光。

与此同时的很多农村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要差很多很多。

由于农村的大人们每天都是早起晚归,除了白天干活外,有时早晨还要出早工(或挑水兑茅厮(稀释粪坑),或收割油菜子),晚上有月亮时还要出夜工(或割麦子,或掏红苕厢等)。

他们每天都十分劳累。所以,家务活只能由农村小娃儿帮做了。

那时农村小娃儿从四五岁开始,就会帮助家里做事,如扫地、抽风箱、烧火煮饭、洗红苕,稍大一点就会喂猪、外出捡柴、打猪草,再稍大一点就会推磨、舂米,捡狗粪、拾牛粪挣学费等。

每年十冬月,孩子们放学后都要及时回家,忙着去把生产队分配的红苕藤或半截子红苕从土里搬回家,这是家里喂猪的主要饲料,怕去迟了被别人弄去了。

三个孩子...男孩用手抱肩扛,女孩用背篼背,大一点的男孩用箩筐挑,每次搬完后天基本都黑了。回家后还要忙着淘红苕、砍猪草、煮饭、煮猪食等。

每天的作业只能在晚上煤油灯下做。

每到腊月份,放学后又忙着去小河边搬运生产队分配的芭茅秆,因这是家里煮饭和煮猪食的主要柴火之一,马虎不得。

但搬运芭茅秆非常困难,一是芭茅秆太长又重(湿的),扛起来很吃力,若遇吹风更难扛了,稍不注意会连人一起被吹倒在地,或掉进河里的。

二是芭茅叶两边都长有锯齿,又附着很多灰尘,加之又是捆成剪刀叉,叉在脖子上双肩扛的,所以每搬运一次,脸上、脖子上、手上都会划起许多带血的小口,若被汗水灰尘染了,伤口既奇痒又辣痛,非常难受。

一般的小孩四岁多就跟着哥哥姐姐去捡柴、打猪草。

开始因为四岁所以個子小,背不起大人的背篼,捡的柴或割的猪草就放在哥哥姐姐的背篼里。

时间长了觉得这样很不方便,孩子的父亲就会给孩子重新编制一个小背篓。

可是因天气暖和,小孩没有穿衣服,加之背篼是新的,靠背部这面还没有被磨光滑,所以,刚背半天新背篼,就把小孩的背部磨得血肉模糊,肉皮和肉血填满了篾缝,非常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