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蜈蚣精(2 / 2)诡异物品回收站首页

在然后,两个人匆匆给老头留了一个急救包和一瓶止血白药。便往那鬼城的更深处走去了…

他俩身后,老头呆呆的看着,没有跟上来。

路途中,何大夫问李朝九道:“为什么不让我帮忙。现在能说原因了吗?”

李朝九回答:“刚才那老头是干什么的。何大夫看出来了吗?”

“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吧。”何大夫一声感叹。

“没说对。”李朝九告诉何大夫,“这种人在我们行里,叫拾荒的。他们和我们这些泥菩萨一样,也是九贱业之一。”

拾荒者没有恒产,许多人居无定所。但不能轻易说人家没有家。

因为在泥菩萨的认知中,没有家是一种状态。不是一种职业。有的人可能坐拥房产几十套,也没有自己的家。有的人可能住在狗窝里,却有自己的家。

“你跟我讲这旧规矩干嘛。”何大夫有点不耐烦道,“就因为人家是九贱业。你就不帮他?这不欺负老实人吗?”

对问,李朝九耐心回答:“当然没那么简单。我拒绝进一步帮助和接触。是因为拾荒者也分等级的…”

原来在古来的分级中,拾荒人员共有四等。

和寻常职业不一样,拾荒者这四等,是按照危险程度和对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危害性来划分的。

毕竟谁也不指望拾荒的人能挣大钱或者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更多的时候都是视为一种不安定的社会因素来看待。

拾荒者中,最没威胁的一种叫“类乞”。大概约等于睡在公园,来往于闹事的乞讨者或者翻垃圾桶的。这种人也干乞丐的事情。但更多的还是翻垃圾桶,靠着废品和残羹剩饭自食其力。

这种人虽然不招人喜欢。但人家也是自食其力的。往往只是迫于社会压力,投资失败等因素临时的拾荒。有了机会还会变成正常人,回归正常职业。

他们在拾荒者中,社会危害最小。但泥菩萨和职业乞丐都不喜欢。毕竟抢生意。

第二种麻烦的拾荒者叫“楼佬”。是指生存在郊区的拾荒者。这些人往往居住在城中村和废弃的楼宇中,偶尔改善伙食的时候。才会出来卖拾荒的东西换钱。不是能经常在街面上见到的一类。

这种人,比市中心的类乞要危险一个等级。

以为当楼佬的人,和社会接触比较少,而且往往都是些已经安于拾荒生活,对未来完全失去信心的“心死者”。

这样的人,和社会有脱节。交流能力很差。而且生存环境恶劣。经常要面对恶狗、混混、小人的欺辱。

经常和阴暗打交道,自然要比类乞危险许多。有的甚至学了一身的痞气,比个街溜子还麻烦。

虽然楼佬危险。但好歹是不反社会,反人类的。所以他们对比于第三种拾荒者,那还是可控的危险因素。

这第三种拾荒者,行里叫“潜龙”。是一种极端危险的存在。泥菩萨见了都得绕道走。

这帮人往往生活在废弃的水泥管道和更加偏远的郊区废弃厂房里。人数特别少,但个个精品。

这些绝大部分已经断绝了正常的社会交流。有的时候还会自己养羊,养鸡。倾力构建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这种人,完全和社会脱节的。他们拾荒不是为了换钱,而是为了制作工具,维持自己的小社会。

这听上去很诗情画意,但实际上内里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和不安定因素。

因为小社会毕竟不是真社会,内心的欲望长期得不到释放和解决。人就会变得很压抑,扭曲。

所以变成“潜龙”的拾荒者,心里往往都很扭曲。

更重要的是,人是社会动物,没有重大的打击或者离奇的过往,是不会变成那种状态的。

所以碰见“潜龙”就可以约等于碰见“变态”了。这些人很可能具有严重的反社会倾向。外人稍一刺激,恐怕就要出事。

这种人别说泥菩萨,就是真菩萨,也惹不得。

何大夫听了李朝九的分析,后脊背都是凉的。更庆幸自己幸亏没有因为头脑发热,轻易接触刚才那个拾荒的。

而且何大夫很惊奇。为什么李朝九这个“精神病人”的思绪如此清晰科学。

泥菩萨的这些古老经验,虽然听着荒唐。但细细想想,却完全能和“精神创伤的四个阶段”相互对应。

第一种“类乞”分明就是精神病的茫然期。第二中楼佬是“否认期”,对应人格的否定和自我否定。第三个阶段的,则对应纠结期。开始认为社会架构有问题。人的基础价值观往往还会出现崩坏。

等等!李朝九并没说第四种拾荒者。

于是何大夫好奇的问道:“那老头算什么类型的拾荒者?第四种?”

“对!”李朝九点头,又告诉何大夫,“刚才那老土。我百分百确定是第四种拾荒的…蜈蚣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