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 哥哥你煮什么好吃的鸭?煮(1 / 2)重生大唐的精彩岁月首页

林风要用这些海水有什么用呢,答案是煮盐。

林风早时想到前世看的一部男主穿越到唐朝的电视剧,因为别人发现男主角能拥有细盐,从而觉得他是为非作歹之辈。

这是因为在唐朝这个时候只有皇室贵胄才能拥有珍贵无比的细盐!一般百姓只可以吃苦涩的粗盐。

但别人看男主的穿着打扮,哪像一个配有细盐的人!于是乎,这位男主角便因此走一个传奇的故事。

但融合了原主印记忆的林风知道,其实在现在的唐朝初期,制盐之法已经发展成熟,工序包括凿井、汲卤、煎制等已经广为人所用。

当中凿井技术更促进了盐业的开采及其发展。而且对盐的口味也进行了改良。

隋末唐初,制盐技术变革成功,形成了“垦畦浇晒”的生产模式,俗称“五步产盐法”。当时,重要的盐产地在山西运城。

运城盐池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五步产盐法就是在这里发明的,后来推广到海盐的生产。

五步产盐法,顾名思义,就是分五个步骤生产食盐:集卤蒸发、过箩除杂、储卤、结晶、铲出。

第一步,集卤蒸发。把卤水(含盐量高的水)引到到蒸发畦,蒸发数段,“一步一卡”,借太阳和风力自然蒸发。

第二步,过“箩”除杂。利用产盐过程中结晶出来的盐板作为“箩”,叫做硝板,它可对产盐卤水起到除杂和提纯效果。

第三步,储卤。将经过四至六次“箩”后的卤水,提送到储卤畦浑存。

第四步,结晶。结晶池的底是平整的硝板(“箩”)。在提送卤水前,先往池中加入少量淡水,使结晶出来的池盐同硝板的结合较疏松(为铲盐节省人力)。然后将储卤畦中的卤水,灌进结晶池中,就能不断析出氯化钠晶体(食盐)。

第五步,把盐铲出。

通过这种五步产盐法生产出来的食盐,颗粒较大,颜色纯白,口感去除了苦涩。“五步产盐法”还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由此而看,初唐人吃的盐,并不像电视剧里那样苦涩,难以下咽,而且制盐方法也没有那么落后。

盐乃百姓家的必需品,除了有调味功能以外,在没有雪柜以前,百姓也是靠盐来保存食物。

有趣的是,原来在中国不同朝代以至其他西方国家,国家专卖盐的政策是常见的。

不论汉朝,或是古罗马,也有类似的制度。所以说,国家缺钱时,大家的逻辑都很一致,就是从百姓的日常必需品入手!

在不少国家中,盐被当做珍贵的贸易物资,更被当做货币使用呢。

中国古时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唐朝时,盐由民制,由官收;官收之后,将盐税加入卖价(寓税于价)后转售商人。

商人于缴价领盐之后,得以自由运销,所过州县不再征税(远乡僻壤商人罕到之地,官设“常平盐”以济其缺)。

即民制、官收、官卖、商运、商销五大纲领,盐史学者称为“就场专卖制”

所以那部电视剧里男主示范了煮盐技术,其实在唐朝的制盐工序中早已会用这种传统的煎盐技术,更会有提纯技术。也就是说,男主所示范的,在唐朝并非什么新鲜事。

既然如此,在提炼技术发展成熟的前提下,唐朝的盐为什么会那么贵呢?答案是:这要看什么年代啦!

其实,这要分时期来说。隋朝到唐朝前期,百姓吃盐不难,因为那时候朝廷还没有垄断食盐。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天宝、至德间,盐每斗十钱”,在唐玄宗天宝年间,食盐价格每斗十文钱。

而初唐时有唐太宗的贞观之治,“至四年,米斗四五钱”,也就是说贞观四年时,每斗米的价格才四五文钱,大概可以推断,当时盐的价格也不高。

由此而看,初唐时期,普通百姓吃盐并不是难事。

据《唐六典》记载,为官府做事的百姓或者国子监学生,朝廷提供的食盐是每个丁男每天“二勺五撮”,这应该是标准量了,而妇女老人孩子的量应该稍小。但这一食盐量也比现代人用量大。

再者,据《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载,军人的食盐量是“盐一人日支半合(10勺等于1合)”,可见唐朝军人比丁男的用盐量大更多。

所以,综所述,初唐制盐工艺已经有很大进步,食盐的味道也有所改进,而百姓吃盐也没想象中那么难。

之所以有百姓吃盐难题,那是因为后来在乾元元年(758年),大臣第五琦在唐肃宗的支持下,推行“榷盐法”——朝廷对盐就场专卖(官收官卖)。这才导致盐价飙升,当时涨到每斗盐一百一十文钱。

读过中国历史的人或许记得,中国有很多朝代都有盐业专卖制度,当中亦包括唐朝。

不过,也不是整个唐朝都实行,正确来说,要到“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年代才开始实施“榷盐法”。

《新唐书·食货志四》记载,“榷盐法”即“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从此盐就成了唐政府一大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