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你有冰吗?(2 / 2)当昏君开始炼丹首页

“皇上一来就问冰的事?天气热就走了?”

刘拯感觉自己对李顺这个学生越来越不了解,原先虽然软弱了些,品行却是极好的,恪守礼教之序,对待王公大臣也是极为宽仁的。

自三年前,那场震动朝野的关于实行新政的“大辩论”后,他的行为就越发乖张和荒唐,翻新宫殿,搜罗美女,耽于享乐,对朝政漠不关心。胡敏德、赵忠孝等人更是推波助澜,逢迎上意,大行党争。

有良心,对皇帝进行劝谏的大臣,全都被贬官夺职。朝野上下变得乌烟瘴气。

当日,刘拯在家备好了棺材,闯宫死谏。不出所料,皇帝勃然大怒,将他驱逐出宫。他万念俱灰之下,回到家里,引颈就戮,却等来皇帝一旨诏书,让他赴任直隶总督。大悲大喜之间,他匆忙赴任。

哪知他前脚刚到,皇帝后脚便跟来了,还带着赵忠孝。

他原本以为是皇帝幡然醒悟,开始明辨是非,任用忠良。现在看来,这怕不是赵忠孝在背后唆使,意在拉拢于他。

刘拯心中再次升起一股熟悉的悲凉之意,想起先帝临终之前对当时还是右丞相的他的嘱托,要他保护太子。

哪知他不仅没有做到,还让太子为奸人所害。李顺继位后,他身为其启蒙之师,被封为太傅,实则明升暗降,迎来了五年的憋屈时光。

“先帝!老臣愧对您的信任啊!”

刘拯在心中呐喊着,眼眶竟有些湿润了。

龙渡府的大街上,李顺与赵忠孝正在闲逛,看似放松随意,实际上他们已被乔装打扮的神机卫士保护起来,身边三丈之内,无人可以接近。

“你觉得刘拯能体会我的意思吗?”李顺问赵忠孝。

“以老仆对他的了解,不能。”赵忠孝微微摇头。

李顺用扇柄挠了挠因为思考而有些发痒的头皮:“你很了解他?”

赵忠孝直言不讳:“刘拯其人忠诚有余,但能力不足,讲些大道理可以,到了具体实施,往往脑子不够灵活,有些迂腐短视。”

此话虽有离间之嫌,却是实话。

李顺一阵头疼,最了解你的果然是你的对手。奸臣之所以能够做坏事,一看皇帝是否英明,二也是朝中那些所谓的忠臣的能力无法对其进行压制。

李顺欲学楚庄王,奈何朝中无有伍举、苏从。这一点,从刘拯闯宫骂殿一事就可以看出,如此憨直的做法,换个小气点的君主,他早就全家“福贵”了。

李顺从不认为谁的声音大,道理多,名声好,谁就是忠良之臣。外表憨直,内藏奸诈的人有的是。比如,他见过太多坏人哭得比好人还要委屈的案例。

哭只是表象,人们往往认为哭得越厉害就越委屈,却不知坏人做错事之后,因为恐惧或是甩锅表演的需要,可以哭得比好人还惨。

皇帝的忠臣、良臣,必须是对皇帝有用的人。

刘拯是因为他自己的名望与地位能够暂时起到牵制胡敏德的作用,所以才会被任用。至于他忠不忠,李顺不在乎,只要确认他不会和胡赵二人同流合污,让局势失控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