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初入世界的背面 第二章 奇怪的顾客(2 / 2)我有一家神台店首页

在路旁边蹲着,一连问了四五个当地人,竟然都没有一个人听过下洋村这个地方在哪里,周玮珉忍不住又有些犯嘀咕,不知道是不是对面那人打错字了。

周玮珉打定主意,如果再问几个人还不知道方向,就得再打个电话过去,问清楚了。

又拦了几个路人询问,依旧没有线索,周玮珉正准备打电话的时候,有个背着锄头的老汉慢悠悠的从田埂沿着斜坡爬了上来。

死马当活马医,周玮珉收起电话,快走了几步,在马路边上拦下了老汉,当即向他问道:“老爷子,石牛冲有没有一个叫下洋村的地方?怎么走您老知不知道?”

一边问着,周玮珉一边从口袋里拿出烟盒,递了一根烟过去。

老汉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连烟都没接,扛着锄头猛地后退了两步,脚下一个趔趄,差点从斜坡上翻下去,

周玮珉赶忙伸出手,一把拽住了老汉有些干瘦的胳膊,这才免了老汉的血光之灾。万一真摔了个好歹,这个医药费周玮珉估计是跑不掉了。

惊魂未定的老汉,一把放下了锄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这才朝周玮珉说道:“后生伢子啊,你打听那个地方做什么啊?”

周玮珉也不啰嗦,简明扼要的把事情大概阐述了一遍,然后就眼巴巴的看着老汉,等他给自己指点方位。

哪知老汉却说出一串周玮珉差点以为人家在开玩笑的话来。

大概五六十年前,石牛冲当时有一个地方叫洋河村,因为旁边一条小河叫洋河得名,后来碰到知青下乡,很多知青喜欢一些风花雪月的事,经常去洋河采风。再过了两三年遇到了情况调整,但是绝大部分的知青都愿意在这边留下来。

后来索性就在洋河下游又辟了一处地方,建房子、搞田地,弄了个下洋大队出来,也就是后来的下洋村。有知识就有致富的基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下洋村经济条件在这一代都是出了名的不错。可是大概在三十多年前,不知道下洋村的那些个体户怎么回事,一个个都搞起气功来了。

这一搞就搞出问题了。

原本很多都是知青下乡,所以跟其他村的泥腿子还是有些区别的,下洋村也就不太跟周围村的人来往过多。尤其是下洋村很多人都开始从事个体户,搞一些倒买倒卖的事情后,经济条件好了,就更加不跟周围村子来往了。

一开始,周边村子也就听说下洋村练气功,练出了几个疯子、神经病,每天神神叨叨的。一开始大家也不以为意,可是后来这个病,就像会传染一样,整个下洋村的人越来越古怪,就没有几个正常人了。

甚至有一次,下洋村的村长竟然在乡大会上说一些神仙古怪、末日要到了之类的话。

这种情况自然是不允许的,于是乡里上报县里,县里往市里报,最后是省里来了一大批精神科的医生进驻了下洋村进行全面检查。

还是负责做饭的厨师是当地人的缘故,不然其他村的人打死都不敢相信,下洋村的人全疯了,家家户户都摆着一些奇形怪状的雕塑,还进行着一些古怪的仪式。

当医生介入后,那些村民甚至以绝食来抗拒治疗,甚至以不吃不喝都能活很久来证明他们说的是对的。

后面的事情,就知道的不是那么详细了,总之就是部队都进驻了下洋村,然后整个村子的村民都被强制搬走,送到了各个精神病院去治疗,下洋村也就这么荒废了。

下洋村本来就是在洋河的下游兴建的,那里以往山洪暴发的时候就是泄洪区,下洋村之前集资兴建了河堤,甚至会日常维护,可是人去楼空之后,整个村子都荒废了,河堤也就没人管了。

涨了几次山洪之后,整个下洋村就彻底废弃了,再也没有人去管那边。随着时代发展,离得最近的上洋村村民都逐渐搬往县城或者其他城市生活之后,上洋村也取消了,下洋村也就再没有人提及了。到了现在,除了老一辈人还记得,其实已经算是消失在大家的记忆里了。

“后生伢子啊,是不是有人跟你开玩笑啊?”

老汉抽着周玮珉给的烟,倒是非常关心的问着。

听了这一段故事,周玮珉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电话那边的人也是一副怪模怪样的情况,好好的电话里不说话,还要发短信。

“麻烦您了,老爷子,我再打电话过去问问情况,就不耽误您回家了,”周玮珉只能这么回答,然后也不等老汉再说些什么,转身就朝厢式货车走去。

‘这老家还有这么悬乎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