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次宣示正统的北伐
第一节漏网之鱼
萧衍功成名就,几乎被灭门的齐明帝一支,除了残废的萧宝义被封为巴陵王,接了萧宝融的班,还有没有其他人存活?
有。他,就是前文所述的萧鸾第六子、鄱阳王萧宝夤。
萧衍诛杀齐明帝萧鸾的儿子们萧宝攸等人时,也派兵包围了萧宝夤的府邸。而萧宝夤,却不见了。去哪了?
钻洞跑了。
在南齐书中的萧鸾和萧宝卷父子畜生不如,但现实是拥趸不少。在萧衍派兵包围萧宝夤府邸时,宦官颜文智与侍从麻拱、黄神等,已在密谋救出萧宝卷的这个同母弟弟。
他们提前在长江边准备了一条小船,并趁夜从墙内挖了一个洞……
萧宝夤身着黑色短袄,腰间挂了一千多钱,脚穿一双草鞋,跟一个早起去外地买种子的老农民一样,从墙洞中钻出来,在黑夜中连滚带爬的摸索着跑。天蒙蒙亮时,终于跑到了江边。
刚了船,追兵也追至了江岸。情急之下,年仅15岁的萧宝夤演技炸裂,不急于划船,而是压低草帽沿儿,蹲在船悠然的看着江面,扮成钓鱼人。任江边人吼马嘶,小心脏跳成响鼓,握鱼竿的手也未抖动半毫。
随流漂浮十余里后,追兵渐渐看不见,萧宝夤才瞬间烂泥一样瘫倒在船。
到达长江西岸,先藏匿在农民华文荣家中。善良的华文荣叔侄三人用租来的驴子,昼伏夜出,将萧宝夤送到寿春安徽寿县,终于到达长江北岸进入北魏境内。
萧宝夤正值少年,尚处在发育期,本就瘦小,再加这么一段虐心的逃亡之旅,人憔悴干瘪的如同一片黄菜叶。北魏寿春下属的东城戍主杜元伦得到禀报,招小萧来一看,以为是个被人贩子贩来的南方小黑孩。经过仔细盘问,才确认是萧鸾之子,大惊失色,赶紧向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报告。
元澄当即派人派车,将已瘦脱形的萧宝夤接到府,并以礼相待。在寿春,萧宝寅请求为死去的二哥萧宝卷服丧,元澄不但表示同意,还亲自前去吊唁。寿春城内很多人都曾是萧宝夤的旧属,也纷纷前来吊唁。如此充满亲情味儿的家族,是否真如南齐书所写的那么不堪?老王本人持怀疑态度。
复仇的动力是异常可怖的。503年,萧宝夤到达洛阳,向北魏借兵伐梁,在北魏皇阙下一连跪了数日,日夜嚎哭,双腿膝盖基本跪废,双眼基本哭干。
演义中的借兵桥段成了现实。魏宣武帝元恪望着风吹日晒成非洲鸡一般的16岁的萧宝夤,大为感动,召集八坐、门下等大臣商议。
商议的结果是:4月,萧宝夤从南齐皇室,摇身一变,成为北魏的镇东将军、扬州刺史、丹阳公、假齐王,都督东扬等三州诸军事,驻守东城。又任陈伯之后文介绍为平南将军、江州刺史,驻守阳石今安徽霍邱,都督淮南诸军事,决定在秋冬时大举讨梁。
受过命运毒打的16岁的萧宝夤,一夜之间成熟了。在北魏给的500虎贲的基础,又招募了数千勇士,日夜操练,两个恩人颜文智、华文荣也成为部队的军官。
在此之前,北魏南梁的边境摩擦就不断。
一年前,即502年8月,天气转凉,北魏对南梁发动攻势,进攻分东西两线。
东线的元澄率兵击破梁朝的颍川、焦城各处,生擒了徐州刺史,取得节节胜利
西线的元英则在白沙击破梁军,兵锋直指义阳。
战争一直持续到503年的4月,宣武帝元恪命令东线的元澄收兵,只留西线的元英攻打义阳。
为何令东线收兵?4月春季,淮水可能要要暴涨,这对熟悉水战的南军有利。注意这点,后文有用。
当时南梁义阳城中仅有5000守军,坚持到8月,在付出惨痛代价之后,北魏终于获得了这个城池。
南北朝时期,南北边境摩擦不断,实属正常。摩擦毕竟只是摩擦,谁也灭不掉谁,北魏最多每次饮马长江而返。然而,南梁这次却在谋划一次大的北伐,一次远远超过边境摩擦规模的北伐。
自东晋开始,凡是立国于江南的王朝,无论南北力量对比如何,都要来次北伐。即使自己相比北方政权是弱鸡时,也得至少来一次,如祖逖北伐、桓温北伐、刘裕北伐。为什么?
原因是复杂的。一是为消除北患,至少要减轻北方政权给南方造成的压力,这是共同表面的理由二是有权臣为在战争中整合军队、树威篡权,譬如桓温、刘裕第三个理由,则比较有意思。
衣冠南渡建立的东晋,是中华的正统,这点连北方异族政权都不得不默认。譬如,苻坚在穷途末路面对姚苌索要传国玉玺时,破口大骂说“国玺已送晋朝”,在他心目中只有东晋才配拥有中华皇帝的万年公章传国玉玺。连一度统一北方的大秦天王都这样认为,更不用说那些异族的小酋长了。
然而,刘宋代晋进入到南朝时期后,宋、齐、梁先后建立,东晋已不复存在,那南朝还能代表中华的正统吗?如果你不北伐,就系默认北方夷狄政权与自己平等存在的合法性,不敢宣示自己仍然代表中华的正统。
于是,北伐成为一种强调正统在南而不在北的政治手段,如宋文帝刘义隆的元嘉北伐,即使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也终究是达到了一定的政治目的,输了战争,赢了文化。
中华文化之精深博大,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真正参的透、悟的清。
萧衍代齐时,首先想到的是减轻内部对其政权正统性的质疑,因此他明明是武力夺权,却搞了个禅让的方式继位,过程如前文所述,乏味的令人生厌。然而,对外要向天下宣示新建立的梁朝仍然是中华的正统代表,怎么办?还得进行北伐。否则,消极不动,就是默认北方的北魏与自己平等存在的合法性。
同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将其都城从平城南迁至洛阳以来,梁朝面临北魏南迁所造成的政治、文化、军事的巨大压力,使得南方若再不采取对策,极有可能在南北对峙中进一步处于劣势。
因此,萧衍即位后,经过三年的精心准备,于南梁天监4年505年10月,大举北伐。北伐的对象,自然是北魏帝国。而首要战略目标是,收复雍州失地,进而直捣北魏首都。
第二节北伐的准备
这次北伐,事关重大,萧衍做足了功课。
第一,为师出有名,得有战斗檄文,于是颁布了著名的北伐诏。诏书文采飞扬、纵横捭阖,雷震电奔、气魄夺人“熊武百万,投石拔距之力,招关抗鼎之威,岳动川移,风驰电迈,铁马方原,戈船千里,百道并驱,同会洛邑”。读来不禁目眩神摇。
文章写得再好,也是嘴皮子功夫,北伐这种关系国之命运的大事,得选个好的主帅、总司令。选谁呢?萧衍想到了一个人,是亲人,也是个自己一直不放心的人。
六弟,临川王、扬州刺史萧宏。
萧宏是个标准的帅哥,魁梧俊美、容止可观,至少在颜值和气度,不输任何人。武力值如何呢?南史梁宗室传临川靖惠王宏载萧宏,貌美而柔懦,北魏称之为“萧娘”。这种人,明显雄性激素分泌不足,扮个伪娘搔首弄姿搞直播还可以,搞金戈铁马的北伐,效果是气吞万里如虎,还是气喘吁吁如鼠,就很难说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么大一支军队派出去,得自家人统领才行,军事业务不行?大不了派个业务能力强的副帅当助手。想来想去,也就萧宏合适。然而,这小子可不可靠呢?会不会趁机谋反呢?萧衍开始了对这个六弟的政治可靠度考察。
某日,萧衍把萧宏召进宫,眼泪汪汪:你多次想谋权篡位,我不是不能杀你,是你这头蠢猪让我下不了手!
萧宏一听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头若捣蒜:皇兄,没有的事,别听人瞎说!
萧衍心方定,可人最靠不住的就是口头承诺,还得继续考察。
又过数日,有人来向萧衍报告:临川王府有一百间仓库,昼夜紧闭,不许任何人进入,怀疑藏有不可告人的东西。
临川王府规模宏大,和皇宫差不多,一百间大房子能藏多少东西?譬如兵器、铠甲之类的……萧衍心里结结实实的堵了一块大石头。
翌日清晨,萧宏府来了个皇宫的使者,通知萧宏:皇晚要过来吃饭。使者还不是空手来的,顺便给临川王的宠妃江无畏带来了一份美味零食。
晚,萧衍只身带了从前的布衣之交丘佗卿到了萧宏府,江无畏一旁作陪,四人边诉说旧时往事,边开怀畅饮。江南的米酒醇厚无比,香甜可人,酒过三巡,四人已是半醉,萧衍眼神狡黠,斜眼笑道:六弟,咱们去你后房看一看。
“当啷”一声,萧宏手中筷子掉落在地。如此惊慌失措?萧衍疑心顿起,迅速起身,叫后房管事拿着钥匙带路,径直奔后院而去。
萧宏脚步踉跄,跟在后面,也不知是喝醉了,还是慌乱了手脚。
一间间的库房打开了,一道道黄光铺面而来。
满库的金钱。一百万一堆,用黄色木片做标记一千万一间库房,用紫色木片标记,共有三十多间。其余数十间库房全部贮藏着布、绢、丝、绵、漆、蜜、麻、蜡等杂货,数之不尽。
萧衍嘿嘿一笑,扭头看着丘佗卿:算算,共计多少钱?
丘佗卿数学学的不错,屈指一算:三亿多。
三亿多,妥妥的南梁许家印、皇室王健林。萧衍看着面色蜡黄的萧宏,扑哧一下笑出声:六弟,很不错嘛!然后回到饭桌,添酒回灯重开宴,痛饮至深夜,尽兴而还。
库房里藏得不是武器、铠甲,萧衍很放心,然而又很好奇这小子哪来这么多财物。马指示情报部门,务必查清临川王的收入来源。
很快,情报部门的侦查终结报告递来了:萧宏除收受贿赂之外,还开办银行,发放高利贷、套路贷。一律实行抵押贷款,借钱必须以田地、住房、店铺作为抵押物,并且给贷款合同起了一个名字制悬券。过期不还,欠钱者统统赶走,抵押物收作已有,实现了抵押权的物追及效力。不少人因之失去产业、露宿街头。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民间英雄于欢的母亲也是放高利贷的。开办金融机构,其实并非萧宏创举,刘宋孝武帝年间会稽城“邸舍相望,为患遍天下”。这是南北朝遍地银行的一个缩影。
然而,让人失去住所,牵扯到社会稳定。萧衍那时头脑还不算糊涂,为国家长治久安,他下诏全国,“制悬券不得复驱夺”,即不得以欠债为名,将债务人赶出家门。中国土地改革再怎么改,农村宅基地不得市交易、不得抵押,也是这个道理。
贪财的人一般无政治野心,不会谋反的。萧衍就此打消了疑虑。萧宏,也就这样通过了总司令任职资格的考察。贪财的人是无政治野心,但也无大局观,这是铁律。
人品如何呢?乱伦的人能谈人品?萧宏曾因与近亲乱伦卷入一起政治谋杀事件,关于这点,在下一部中有述。
至于萧宏的业务能力,萧衍觉得,一把手可以不懂业务,给配个业务能力强的副手就可以了。他为萧宏配备的辅佐班子,不可谓不强有力,尚书右仆射柳恢为副帅。
然而,战场靠的是实力,而不是你觉得,也不是我觉得。
鼓舞士气、骂惨对方的檄文写好了,司令部领导班子也选好了,下一步就是拟定作战计划了。新鲜的作战计划很快出炉:
第一步,大军合围攻取淮南重镇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