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谢氏又怀着身孕,自然胃口不佳,佩夫人与谢夫人平日都是侍候在荣寿院,佩夫人做的一手好菜,又不断地开发新菜式,期盼谢氏涨些胃口。
“天太热,你去厨房传话,叫佩娘回来吧,这些活儿,交给下人做便好了。”谢氏对侍候在一旁的连翘说到。
“是,奴婢这就去。”连翘脚步轻盈地出了正堂,往厨房走去。
“可认全了?”谢氏温柔的对一旁的锦姝问道。
只见锦姝端正的跽坐在一张小案后,小案上整整齐齐的摆着几卷竹简,还放着一套毛笔与砚台。
锦姝要开始启蒙了,许是前段时日锦姝的表现实在亮眼,使得长广王与谢氏对她又有了更多更大的期待。
长广王已经下令给锦姝寻找西席先生了,这几日,锦姝大多时间都在荣寿院,由谢氏启蒙。
古时候儿童启蒙常用“三百千”,这时候《百家姓》与《三字经》还未出现,《千字文》虽已出现,但还没有后世的地位,现在富贵人家给孩子启蒙,多用《诗经》与《尔雅》。
锦姝自然也不例外,她桌上的便有《诗经》与《尔雅》,还有她让书兰向福瑞公公找来的《千字文》。
“母妃,女儿已经会念了。”锦姝说着开始指着竹简,一字一句的念起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这是诗经中国风,周南篇的汉广。
听着锦姝一字不误将这一篇读出来,谢氏满意的点点头。
“县公主当真天资聪颖,竟是过目不忘,王妃方才不过教了一遍,便会读了。”谢夫人夸张的说到,“妾看啊,王爷说的没错,咱们县公主不弱于古时的神童。”
谢氏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姝儿随了她四舅父,我记得谢真幼时便有过目不忘之能。”
“是呢,妾幼时也曾听说过四兄的才名。”谢夫人点点头说道。
正说这话,福瑞公公便禀告谢氏。
“王妃,太学谢博士来了。”
“快请进来。”谢氏脸上立即展出笑容,虽是姐弟,又都在洛阳城,可她嫁入皇家,事事小心谨慎,平日间相见的机会并不多。
“是。”福瑞公公笑起来一双不大的眼睛陷进去,“奴才这就去。”
长广王府上最得意的黄门有三位,有两位是跟着长广王的顺英顺公公与高公公,还有一位便是内院大管家福瑞公公。
顺公公虽是太监,却长得英气逼人,一张方脸,面皮黑红,眼睛炯炯有神,若不是脸上没有胡子,想来谁都不会以为这是长广王得用的黄门,而且据锦姝观察,这位顺公公恐怕是为长广王处理一些不方便放到明面上的事情。
至于高公公,是先皇后挑选,自小侍奉长广王,日常照料长广王的起居,长得一张白细的圆脸,颇为秀气,为人颇有些傲气。锦姝曾听谢氏与长广王说过,高公公是原先王皇后身边大太监的干儿子,先皇后仙逝时,高公公的干爹便随主子而去了。
最后一位便是福瑞公公了,福瑞公公长得白白胖胖,叫人一看便是极有喜气的,能成为长广王府的内管家,靠的自然不光是他的样貌,福瑞公公的口才也是极好的,开口便是一句句的吉祥话,为人又八面玲珑,将偌大的长广王府上上下下几百人打理的井井有条,几乎将长广王府经营的水泼不进。
至于外管家夏伦,一看便是精明的人,不光配合着福瑞公公经营着长广王府,更难得的是,他竟将京中许多高门之间的关系烂熟于心。
“谢博士,您请。”一个穿着灰蓝色衣裳的小黄门对谢真殷勤的说道。
谢真微微点头,大步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