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冯·诺伊曼探测器(2 / 2)群鸽首页

“Doo-Do-Doo-Do-”

“Doo-Do-Doo-Do-”

“电磁波吸收正常......精神回路正常......”

一号观测员翻动着自己的“孩子”,就像在翻看一块新买的手机一样。好像他对这个按照自己的结构复制而产生的新生命并没有什么感情。

事实上,按照人类的标准来看,一号观测员早已经子孙满堂,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不知道散布了多少后代了。从辈分上来看,他也早已经当上了曾曾曾曾祖父了。

“编号‘-42-2718’,机能初始检查完毕,申请加入序列。”

编号中的指的是新生命的“辈分”,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是从原初分裂开始算的哪一次复制之后产生的。而42指的是一号观测员在他的同辈中的编号,2718则表示这个新生命是济慈这个个体从他诞生以来第2718次自我复制的结果。

在他们的文明中,所有新生命的诞生都会被赋予一个这样的编号,标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位置。

事实上,进行宇宙范围内的探测和自我复制一样,都是他们的社会结构对其中的个体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任何限制的话,这个文明的规模会以指数的规律增长,直到他们把触角伸向这个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

当然,没有任何限制是不可能的。为了维持自身的结构,文明在宇宙中总有边界。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费米在一次非正式的科学讨论中提出了一个非常着名的悖论:按照宇宙的尺度和年龄来说,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现在行星中,那么仅仅在银河系内就应该有相当大数量的文明存在。

考虑到智慧生命需要克服资源的局限和扩张的欲望,任何高等文明都很可能会寻找新的资源和开拓他们附近的空间,甚至会涉足周围的星系。

但是在宇宙诞生足足过了137亿年之后,我们人类,没有在地球或可观测宇宙的其他地方,找到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切实可靠的证据。

至于那些可能存在的高等文明究竟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去探索宇宙,另一位更加着名的科学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的名字叫做约翰·冯·诺伊曼。

在他的设想中,宇宙里的高等文明会建造一种能够自我无限增殖的探测器,这种探测器被发射到深空中之后会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自我复制,一代一代前赴后继,最终抵达宇宙的最深处。

如果接受了冯·诺伊曼探测器的观点,费米悖论也就可以解释得通了。由于自我复制的探测器会不受控制地消耗宇宙中的能源和质量,任何高等文明都不会首先制造它,并且发现其他文明所发射的探测器之后也会立刻将其摧毁。

现在看来,思考外星人问题的科学先驱们都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可能性,那就是探测器是铁基生物的个体本身。

他们并不会无限地自我复制,也不会按照非理性的方式在宇宙范围内随意扩张。他们不仅仅具有理性的精神,更有着精密的社会结构,甚至比人类发达得多的科技水平。

他们其实早就抵达了地球,只不过我们并没有能力去感知到他们的存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