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唯有死亡(1 / 2)群鸽首页

原生体觉醒之后和人类的婴儿一样,对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依照本能的驱使,他在四周寻找着能够构成身体的原料。事实上它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身体“空空的”,很不舒服。

等获得了足够的原料来构成身体之后,他又感到身体很沉重,四肢也不能自如地活动。这种体验在金属文明的语言里被称为“饥饿感”。

人类的婴儿出生之后可以直接从母体中获得食物,这是地球的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因为随着营养到来的还有一些必要的抗体。

铁基的生物并不是这样,它们需要的东西很纯粹,就是能量。

生物想要寻找食物,就需要和环境交换信息,所以进化出了感官。

这些感官有的是靠振动,有的是靠探测环境中的分子,当然最基本的还是直接的电磁相互作用,也就是触觉。

人类的感官比较“主流”,和大多数脊索动物一样,主要都是靠吸收环境中的电磁波,也就是“看”到周围的物体。这些能被直接看到的电磁波被叫做“可见光”。

人类为了接收可见光进化出了复杂的视觉结构,为了保证视野的范围在脑袋上直接内置了一个焦距可调的凸透镜和底片,还在其中布置了大量的神经纤维来保证它不受伤害。

而金属生命就不一样了,它们的可见光是全部波段的电磁波。

原生体依靠着本能检索着身体吸收的各个波段的光子,它发现八百到九百兆赫兹的频段非常奇妙,如同万花筒一样展示着整个世界的样子。

那是手机信号的频段,飞行的光子被基站连缀一张细细密密的巨网,整个世界的样子尽收眼底。

它仔细搜索着地表,寻找着看起来值得探索的地方。

生物为什么有探索的本能呢?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像特别蠢,毕竟好奇心是宙斯送给潘多拉的礼物,也是不需要解释的生物本能。

事实上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好奇心作为一种“心理”,理论上是只有有心智的个体才能够产生的,但是自然界中并不乏没有心智的物种探索世界的例子。

其中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黏菌,而它们探索世界的效率比人类可高得多了。

而对于原生体来说,探索世界的原因就要简单很多了,它需要扩张,也需要能量,仅仅待在原地是活不下去的。

它发现距离很近的地方是一汪很大很大的水域,而岸边是一块平整得有点反常的平台,那里码放着成堆的铁矿石和整齐的钢铁。

事实上那里原本只是渤海湾中的一个小沙洲,而现在是国内最大的钢材吞吐港口,相传唐朝有一位姓曹的妃子在那里去世了,所以现在叫做曹妃甸。

港区灯火通明,远远望去乌黑的金属堆成小山,周围是紧张忙碌着的机器。

。。。

方成在脑内的声响消失了之后并没有接下去对话,而是缓缓向着屋子外面走去。此时混乱的人声已经渐渐平息,只剩下播放防空警报的大喇叭还在自顾自地嚎叫着。

他已经习惯了这个尖锐的声音,当他一只脚踏出门的那一刻感到了一阵酥酥痒痒的感觉,还有随之而来的温热气息,那种体验就好像被辣椒水泼到衣服上一样。

正常来说封闭的院子里是不会有风的,他却分明感觉到温热的气流一直在他身体周围飞速地游动,完全不像初夏的夜里凉爽的微风。

此时的校园里面已经没有任何人造光源了,四周全部暗了下来。热烈的空气抖动着,明亮的夜空忽闪忽闪,星星眨着眼,月亮画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