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章 术业专工,各遂心愿(1 / 1)芸姐的爱情故事首页

芸姐见小峰回到电器厂,重新焕发青春,充分发挥才干,兢兢业业、精神抖擞地担负起了电器厂的重任,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和高兴。这些年,她一年四季忧思难眠,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艰苦打拼,完成了电子厂的转型升级,就是为了能把一个红红火火的工厂重新交还丈夫。她知道,当初他是多么不愿意离开刚刚建起的电子厂,这些年,他身陷囹圄,却不断提建议,发信息,出谋划策,就是都盼望着重回电子厂。今天,这个愿心,她和他,终于圆满实现了。她相信,小峰有文化,有能力,一定会把电器厂管理得更好,让电器厂有更好地发展,前途无量。她从此也可以放心了。

芸姐最初的心愿是当一名能歌善舞、能演能唱的好演员,活跃在舞台上,给人民大众带去欢乐;大家快乐,她就快乐,她的愿望就实现了。没想到世事沧桑,风云多变,让她离开了舞台,成了一名种田手,家庭主妇,编外小学生,耶稣教徒,几经波折,最终走进工厂,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真是喜出望外!她回忆往事,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芸姐从风云电器厂总经理位子上退下来,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和繁忙,让她有了更多时间孝敬老人,照顾孩子,也有了足够时间逛街、购物,看电影、电视,到县城来找我谈心、游玩。她看到大街上、公园里,特别是电影、电视剧里穿红着绿的青年男女,衣装时尚,妆容艳丽,珠光宝气,勾起她的爱美之心和对时尚的追求。如今,她有钱也有了时间,心神愉快,正好可以弥补一下往日的缺憾。她要我陪她购买了四季穿着的时装、首饰和各种化妆品,回家后认真穿着打扮起来,连她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简直成了时尚达人,让人眼前一亮,引领一方时尚潮流。这些年因为厂里工作忙碌,她一直留着短发,为的是梳理方便,节省时间。现在她闲下来,不再忙碌了,一切时尚思想都生发出来。她见我长发飘逸,觉得优雅美观,于是也留起长发来,而且烫成波浪式,典雅大气,飘逸潇洒,她自己也十分中意。不久,她又听说,著名演员的服装都是请顶级服装设计师专门设计定制的,于是她也到省城请高级服装设计师专门定制了一款高级礼服;化妆品也改用外国进口的名牌产品。时尚悠闲的现代生活,还让她想起了最初的理想,于是她又报名参加了省市里的歌舞培训班,认真学习起唱歌跳舞,还认了秦腔名家为师学习演唱秦腔。时尚漂亮,多才多艺,加上她企业家的头衔,让她从里到外都成了名人,文化人。

王小峰如今倒是更忙碌了,厂内,业务管理,新产品研发,厂外,产品推广、销售,与各地销售商谈判、联络,忙得不亦乐乎,连双休日也不休息。精神力量是巨大的,看着工厂兴旺,家庭和谐,他越干越有劲,越忙越高兴,精神振奋,干劲十足,并不觉得疲劳。当初,他坚决拒绝梅子英带他出境的要求,携款还乡,兴办电子厂,就是要与之前走私贩私的违法思想行为彻底决裂,走正道,办实业,合法经营,开辟自己的一片崭新天地。不想犯法在前,终于暴露,梅子英引渡回国,牵连他判刑五年,万般无奈,只得抛下刚刚开办的电子厂,锒铛入狱。这些年,他虽然一直惦记着电子厂,幽思难眠,为电子厂的前途忧虑忡忡,并为它的转型升级及时提出了建议,促使电子厂研发新产品,转型成功,避免了破产倒闭。但这些成绩都是芸姐和赵明艰苦打拼、千方百计干出来的,他身陷囹圄,只能空想象,干着急。如今不同了,他终于刑满释放,走出高墙,重新回到自己亲手开办的工厂,可以充分发挥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按照市场需求,发展业务,兴办工厂。

王小峰阅事多,经历丰富,办厂的思想方法和芸姐和赵明有所不同;芸姐和赵明的办事方法,是工厂出现问题后,能不畏艰难,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使工厂摆脱困境,走向新生;王小峰技高一筹,却是在工厂问题未出现之前,经过市场调查,审时度势,能及早发现危机,找出预防办法,把问题消灭在未形成、未给工厂造成危害之时。就像当初电子厂搞元件组装时,他提出转型升级生产电器产品一样。

王小峰接任风云电器厂总经理不久,就发现了工厂的一个重大隐患,很是为之忧虑。电器厂表面看,红红火火,产销两旺,效益较好,但是,仔细考察分析,却存在着严重问题:电器厂既生产电风扇、电暖气,又生产洗衣机,甚至还生产黑白电视机;产品门类虽多,却没有一种名优产品,每种产品都是用途单一,技术含量不高,严格划分,都属于粗制滥造产品。现在所以还能够热销,是因为农村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要提高生活水平,急需电器使用,但是他们收入还不多,买进口的名牌电器价格太贵,买不起,正好风云电器厂的产品价格便宜,坚固耐用,符合他们的收入水平和暂时要求。一旦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这些电器就会滞销,卖不出去。一番思考,他提出来集中技术力量,开发研制一种科技含量高,用途广,能代表风云电器厂技术水平的龙头产品,即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这种电器也不会落后。只有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才能长久站住脚,立于不败之地。

王小峰把自己的想法跟芸姐谈了,芸姐相信小峰的眼光,表示支持,但是她又说,她不懂技术,赵明是生产厂长,要小峰跟赵明谈谈,看看他的看法再做决定。王小峰找赵明一谈,不想他并不赞同。他说:“目前电器厂生产的各种电器,虽然技术含量低些,用途单一,但是价廉物美,都是广大农村农民所需要的,也是当初开发研制新产品时的定位,现在依然很受欢迎,工厂效益也好。如果集中技术力量,提高一种产品的质量,实现更新换代,不但要花很多钱,也会因此伤害了其他产品,影响它们的声誉和销售量,进而影响工厂效益。要提高技术含量,就要几种电器都要提高。这样花费太大,工厂财政无法承受。”小峰说:“如果集中力量,把一种产品打造成名优产品,不仅能在农村销售,也可以打入城市,行销全国各地,销售量一样会很大的。”赵明说:“想法是好的,但是,打造一种名优产品,要很长时间,能否成功,还很难说。我们是农村工厂,就要适应农村市场。再说,只搞一种产品,生产其他产品的机器设备,不都浪费了吗?还有我们培训的技术工人。损失太大,得不偿失!”小峰说:“目前的农村市场只是暂时的,一旦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要求就会提高,我们的产品就会失去市场。”赵明说:“等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产品质量再随着提高。也要各种产品质量一齐提高,不能只提高一种产品,而放弃其他产品,这样就会丢失这些产品所占领的市场,减少工厂的产销量,影响工厂效益。”小峰见赵明只看重眼前效益,不考虑长久之计,又怕一时也说不通,只好说:“把一种产品打造成名优产品,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国内外的各大厂家都是集中力量搞好一种产品,搞成名牌。我们暂时就搞风云牌洗衣机吧。等洗衣机搞成名牌产品,提高知名度,销量大增,再考虑其他产品。”这样,赵明才勉强同意了。

接下来,王小峰引进国外高精技术,集中厂内资金,大搞风云牌洗衣机更新换代。一年后,更该品牌洗衣机新换代成功,经国家技术鉴定,评为国家名优产品。随即,引起热销,订单如雪花而至。但是,其他产品开始滞销,订单锐减。特别是黑白电视机,一件订单也没有。王小峰只好决定停产,把库存的黑白电视机,拉到市场上,降价处理掉。又过了一年,风云牌洗衣机在香港成功上市,名声大振,开始接受国外订单。从此风云牌洗衣机走向世界,誉满五洲。随着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技术含量低的电风扇、电暖气也没有了订单,只好停产。全厂集中力量大量生产风云牌洗衣机,供给国内外市场。风云电器厂,也由此改名为“风云牌洗衣机制造厂”。

再说,芸姐父亲见王小峰刑满释放,重回电器厂担任了总经理职务,工厂在他的领导下,产品更新换代,创出名牌,走向世界,效益大增,全厂上下一片拥护欢迎。如今女儿也退居二线,做起贤妻良母、安享富贵尊荣了。他觉得自己来厂里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当初,小峰判刑入狱,女儿独木难支,一个人接过工厂,艰苦经营,困难重重;他可怜同情女儿,要以全家之力帮助支持女儿,于是带着两个大儿子来到电子厂,担负起了全厂的保卫工作,一年四季,风霜雨雪,从不敢有一点失误。如今艰难都过去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再做回自己了。他一生热爱故乡,热爱故乡的土地,辛勤耕耘,期盼五谷丰登。他自从来到风云电器厂担任保卫工作,就一直住在厂里,很少回家;小峰回来后,为了感谢他一家人的大力帮助,又给他在镇上买了楼房,他一家也由厂里搬到楼房里居住。但是,他仍然挂念老家的房屋,老家的土地。现在两个大儿子担负起了全厂的保卫工作,最小的儿子在芸姐支持下到外地读书去了。他也闲下来。他抽空回了一趟柳树林村,看到的情况与五年前却大不同了:那时候,家家从早到晚忙着耕种承包的土地,除了王小峰,没有人想往外跑。如今不同了,青年人都争着到外地打工挣钱,近的到西安、洛阳,远的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家里只剩下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土地无人耕种,都荒芜了。他觉得很可惜,他想承包这些无人耕种的土地,让它重新长出好庄稼来。他算了算,全村十多个生产小组,闲置的土地大约有百亩,用牛、犁耕种不行了,必须用机器耕种。买机器要花很多钱,他暂时还拿不出。回来后他找女儿商量。芸姐说:“你种地辛苦了一辈子,现在也该享享清福了,何必又去种地受辛苦?”父亲说:“我种了一辈子地也没有种够。看到那么多土地闲置着,很可惜!我打算使用机器耕种,这样人并不忙碌。只是买机器,要你们先帮助一下,等土地有了利益再还你们。”芸姐说:“机器不是大问题。问题是机器买了,就要真的种地了,不能浪费。您可想好了,一定要回村里种地吗?身体还吃得消吗?”父亲拍着胸口说:“没问题,我的身体好得很!到村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腰身,就会更健康!”晚上,芸姐跟小峰说了父亲的想法,小峰想了想说:“岳父一定要回村种田,就遂了他的心愿吧。但是他毕竟年纪大了,一个人种这么多地太辛苦,你大弟弟是厂里的保卫科长,责任重大,不能下去;就让你二弟回去帮他一起干吧。买农机具,我脱不开身,你就帮着他们买吧。”

芸姐陪着父亲回到村里,说了父亲的心愿,村长十分欢迎,当即和村委会签订合同,承包了全村闲置的二百多亩土地。随后叫二弟陪着父亲到县城购买了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运送回村,开始耕种土地。如今种地采用优良高产品种,化肥、农药,科学耕种,科学管理,加上灞河流域土壤肥沃,这些年又风调雨顺,一年下来,净赢利上百万元。几年后,父亲在村里盖起了楼房,把母亲和两个弟弟都搬回村里居住。因为大弟弟是厂里的保卫科长,而且已经结婚生子,就把镇上的楼房,留给大弟弟一家居住。父母亲回到村里,和老邻居说说笑笑,和睦相处,生活更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