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2章、邙山宴3(1 / 2)魏逆首页

居庙堂之高,惯常不说人话。

就如今明明是在论及夏侯惠之事,但刘放却是倏然来了一句“夏侯衡作贩马营生了”一样,让人云里雾里的。

但与他共事了半辈子的孙资,肯定是能听懂的——

其实刘放已经提出如何拉拢夏侯惠的筹码了,并以此来询问他意下如何。

嗯,这种老狐狸的话语,得层层扒开才行.....

夏侯衡作贩马营生,自然是要通过夏侯惠的门路,依托并州雁门关外田豫的通融才能商路畅通,再加上前些时日夏侯和还拿着夏侯惠家中出产的纸张四处炫耀、卖力张势.......

就能让人联想到夏侯惠生计困顿、汲汲求财了。

是啊,夏侯衡家底不丰、出来独立门户的夏侯惠更穷。

因为在诸夏侯曹等故旧之中,除去早亡的曹纯不算,夏侯渊就是生前混得最惨的、死后遗馈给子孙家产最薄的!

看一下诸夏侯曹的食户就知道了。

夏侯惇二千五百户、曹仁三千五百户,曹洪二千一百户、曹休二千五百户、曹真二千九百户、夏侯尚一千九百户......其中,曹洪被曹丕寻隙下狱论罪时夺爵废封、家产全部被抄没,但天子曹叡继位后被授职复爵,仍有一千户!

且他们要么是县侯要么是乡侯。

而夏侯渊呢?

博昌亭侯、食八百户!

生前是诸多故旧中垫底的亭侯,死后是白地将军。

有时候闲暇人谈及了此事,都不乏有为夏侯渊的惨淡下场唏嘘不已者。

且夏侯渊儿子挺多的,日常开销也大。

长子夏侯衡嗣爵、被徙封安宁亭侯后,除了那座被赐下的亭侯府邸外可妆点门户,生计没有什么改善,家境当真要比其他武帝文帝时期的老臣寒酸得多。

所以,刘放提及了夏侯衡作贩马营生,那是在问孙资,是否要从封爵增食户这方面下手拉拢夏侯惠。

虽说,夏侯惠先前凭借战功已然被封为列侯、食户两百了。

但可以传承给子孙的爵位与食户,谁会嫌少呢?

且依着朝廷录功制度,单凭他射杀吴征北将军孙韶这项功劳,进爵增户也是必然的啊~

最重要的一点,是刘放孙资二人在北邙山庄园时,就看穿夏侯献建言的小心思了。更能猜测得出来,天子曹叡其实是想将夏侯惠留在中军体系中的。

哪怕就如现今这般,挂职中军而职责在淮南也行!

如此,他们当然不会建议升迁夏侯惠官职、转任地方而恶了天子。

且夏侯惠如今都是中坚将军了,若是留在中军继续升迁的话......没有合适的位置啊~

有一说一,诸如中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等职位,以夏侯惠现今的功绩与履历还不能担当。

中领军夏侯献刚刚上任没多久,且权柄也早不如往前了。

而中护军嘛~

他们虽然与蒋济不和,但还没到建议天子罢了蒋济之职,给夏侯惠让位的地步。

只是想拉拢夏侯惠而已。

又不是为自己家的子侄谋划,犯不着他们赤膊上阵。

故而,孙资沉吟片刻后,也轻声反问道,“徙博昌亭侯、增户三百?”

“善!”

刘放拊掌赞了声。

是啊,没有比这种更好的拉拢方式了。

身为谯沛元勋子弟,官职不愁升迁,但爵位与封邑需要军功来取。

而将夏侯渊生前的爵位复封给夏侯惠,可深表天子曹叡不吝器异之心,亦然能让夏侯惠对他们心怀感激——身为人子,都复父爵了,哪能不对促成此事的人心怀感激呢?

一石二鸟,善哉!

就是赞罢了,刘放还沉下了脸,有些担忧的说道,“孙公,我与夏侯稚权几无交集,亦不知其人品性,不知彼有无晋惠公夷吾之鄙否?”

晋惠公夷吾,算是背信弃义的典型了。

赖以秦国扶持登上国君之位,却没有践行画地承诺;且靠着秦国救济的粮秣度过国内饥荒,但在秦国饥荒的时候,非但没有给粮图报,竟还出兵攻打.....

忘恩负义、卑鄙无耻,录青史遗臭千载!

刘放有这种担心也是必然的。

毕竟与魏国社稷休戚与共的宗室与谯沛元勋子弟,才是最怨恨他们专权的人。

但孙资对此不以为然,轻笑而道,“刘公,何不见丁彦靖邪?”

呃~

丁谧啊!

闻言,刘放顿时就释怀了。

曹爽与丁谧决裂的缘由,在京师洛阳不能说是家喻户晓,但也算是路人皆知了。

丁谧都与夏侯家断了来往那么多年了,夏侯惠犹能在他被禁锢了之后,仍念及旧情与之坐谈、重归和好,这就足以看出夏侯惠的品性了。

知恩图报不一定,但绝不是忘恩负义的。

所以,刘放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他们只是专权而已,又不是做了谋逆篡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