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监测日志占据大量内容的都是常规的、平板乏味的记录。监测频率达到每分每秒的地步。当然充斥眼球的都是一些正常,稳定诸如此类的字眼。偶尔才会插入一些有细节的内容,像平静的海面上,忽然兴起的海浪,分外显眼突兀。
比如如下:
联邦历1984年3月12日 7h 12m 18s
第00238号传感模块出故障,拟定解决方案为更换,并于联邦历1984年3月12日7时12分20秒4毫秒执行。
……
联邦历1984年6月20日 20h 30m 22s
监测到位于N32o42’33’’,W70o33’25’’处出现震源,烈度4.2级,深度达10千米。位于莫霍面界的地热聚能装置稳定,第345324号灯塔倾斜度增加0.0000001度。
……
联邦历1984年6月22日 5h 10m 12s
监测到位于N32o42’33’’,W70o33’25’’处出现震源,烈度3级,深达5千米。地热供能装置第三十二区出现故障。经排查,电能稳压器烧毁。拟定解决方案:替换。10毫秒后执行。
像这样的记录少之又之。
在接下来长三个月时间内,又恢复为平淡的记录。像环绕太空轨道上的卫星,朝着既定的轨道平静运行着。
直到联邦历1984年11月20日 1h 28m 20s 这个时间节点开始,有细节有内容的记录忽然多起来。
联邦历1984年11月20日 1h 28m 20s
监测到位于N32o41’22’’,W70o33’25’’处,疑似出现地外生物。根据第1号协议,面对突发情况,确保灯塔安全为最优先等级。拟定解决方案:启动警报系统和开启自卫武器,并对该生物进行密切观测。该例地外生物疑似节肢动物门类,编号001类,例行上传数据。
接下来是观测,观测,正常诸如此类的字眼……
秦小小读到极快,她仿佛一台光门快闪的相机,这些信息只要一眼掠过就会极为生动的留在大脑里。转眼到联邦历1984年尾声。
联邦历1985年1月1日 10h 1m 10s
活动于N32o38’22’’,W70o33’25~N32o49’33’’,W70o33’25’’坐标区间内的地外生物,编号001类到004类,共4个种类,含类似节肢,铠甲、轮虫、扁形等动物门。暂未见攻击意向。降低警戒标准。关闭塔身主体护盾,对第一号动力区护盾继续开启,自卫武器保持开启状态。数据上传母体。
……
联邦历1985年1月3日 1h 1m 10s
能源消耗速度异常,溢出率达到150%。经测定,第一号动力区护盾异常,耗能速度远超正常值。001编号类节肢地外生物正对护盾攻击。全力开启护盾,自卫武器全部上线解锁。确保灯塔安全、正常运行为最优先等级。经计算,按目前供能系统,为保证灯塔正常运行,预计30h内,自卫武器将因能量不足而下线,力场护盾被迫关闭。
拟定解决方案,根据第1号协议,特向母体申请重启纳米机器增殖系统,申请开放20号等级序列武器权限。
……
联邦历1985年1月3日 3h 1m 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