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便去看姑娘姐妹们作的诗,第一个拿起来的便是黛玉所作的“咏菊”。
这也在宝玉的意料之中。
准确地说,是他不想夺了黛玉的魁首。
不忍心将“咏菊”据为己有,因为那是黛玉的写照,是黛玉的真情流露。
当然“问菊”也是。
宝玉只想得第二,黛玉必须第一。
瞧这首“咏菊”,除了黛玉,还有谁能写出这样“人诗合一”的文字来:“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要说这诗,其实,单看并无特别神奇之处,但一结合人物,立马儿让诗的意境升了天。
宝玉自然大赞一番。
至于那首“吟螃蟹”,也只怕无人能出其右。
夺魁亦是意料之中的事儿。
李纨笑道:“真是看不出来哈,宝兄弟最近长学问了,可袭人为什么念叨,说你最近你没读书呢?”
“作诗在心,在悟性,与读书多少并无直接关联。”宝玉笑道,“并非书读得越多作诗越好,与做菜的道理一样,难道做一辈子菜就一定好吃吗?”
“有道理!”李纨笑道,“看来宝兄弟不但学问长进了,悟性也高了。”
“嫂子过奖!”宝玉又笑道,“我不过是信口胡说,要论作诗,林妹妹、宝姐姐强过我百倍。她们作诗的悟性才叫高呢。”
继而又说道:“本想为夺魁的人发一些奖励,既然是我与林妹妹分别夺得,那就算了吧,拿自己的钱奖励自己成啥了?”
“你不奖励你自己,可林妹妹呢?难道她也不奖励?”李纨问道。
“我与林妹妹分什么彼此?这样,二嫂子承诺给大家的一百两银子我拿来了,凡作诗者,作有一首,便抢多抢一个红包,作几首抢几个,就当额外奖励。”
反正老太太、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以及各自带的贴身丫头都撤了。
一百个红包抢不完。
听说又有红包抢,回廊上的人顿时兴奋聒噪起来。
只是一想到凤姐竟用这种方式揭露贾琏的糗事,让她们抢红包从中找乐子,除了凤姐,这世上有几人做得出来?
但总有部分人想到凤姐的可怜劲儿,看似强势压着贾琏,实则无奈之举,没有办法的办法,才用这种“你死我亡”,“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式的斗法。
如此一来,那些人对凤姐不禁多了三分理解与包容,果然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哪怕如同凤姐那般有身份地位。
抢过红包,宝钗悄拉宝玉说道:“宝兄弟,我有话想问你。”
宝玉笑着直承道:“宝姐姐是不是想问我,那首螃蟹诗是怎么得来的?”
宝钗讶然:“莫非你知我所想?”
“非也!”宝玉摇头说道,“我只是与宝姐姐心有灵犀而已。”
黛玉眼里只有一个宝玉,自然听见宝玉与宝钗的悄悄话儿。
听宝玉说“心有灵犀”,又不禁想起那日的“题帕三绝”来,宝玉同样对她说了“心有灵犀”。故而情不自禁地冷笑一声,然后冲宝玉伸出两根手指。
带着几分讥嘲的情绪,说道:“看你还与多少姐妹心有灵犀?我可都记着呢。”
宝钗虽然并不清楚黛玉为何这样说,但以她的直觉与悟性,仿佛,确实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宝玉当然清楚黛玉为何这样说了,也唯有付之一笑。
但无论是黛玉之前的“题帕三绝”,还是宝钗的“吟螃蟹”,在她们两个看来,并不完全相信宝玉所说的“心有灵犀”。
世上哪有“心有灵犀”的两个人?
可又解释不了这种奇特、诡异的现象。
宴席尚未结束,只见焙茗又来了,站在藕香榭的岸边,望着宝玉这边徘徊不定。
焙茗的眼皮子直跳,若说宝玉没想到凤姐激烈的处事方式,那他更是没想到。
当时这里所有人都看着他,是他来报的信儿,然后凤姐去捉贾琏与鲍二媳妇。
由此惹出一大摊子事儿来,他还不知道过了今天有没有明天呢。
看,这不又出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