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后怕的朱元璋(1 / 2)大明:开局鱼贩,认朱元璋干爹首页

马兆自从穿越以来,一直不敢有所表现。

今天在这牢房里,完全卸下了心里的防备,索性一次性说了个痛快。

“再说如今的商业税。

商业税三十税一,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朱元璋不敢相信的抬起头,当时商税定下三十税一,可是大大的德政呀。

大明建国才几十年,正是亟待发展的时候,不能与民争利。

大明刚刚建立时,荒凉破败的景象,朱元璋还历历在目。

自古繁荣的扬州,当时更是满目疮痍,方圆几十里,连只鸡都没有。

有的百姓竟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为了收拾前朝留下的“烂摊子”,恢复国家的生活、秩序,朱元璋费尽心血。

商税定在三十税一,能有更多人积极从事商业,促进商品流动。

大明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马兆却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朱元璋大为不解。

“小兄弟,商税定三十税一,可是让利于民,天下谁不称赞?”

马兆说的有些累了,索性大喇喇躺在地上,招呼孙强给他松松肩膀。

“你快说说这有何不妥?”朱元璋正听得入神,催促马兆快讲。

“真正没钱的是百姓,而不是那些商人。

你看沈万三,没为大明种过一粒粮食。

凭着酒楼、当铺、银号,把商品从这里运到那里,便能获得暴利。

富可敌国,却只交那么微薄的赋税。”

“相反农户劳苦一年,连件好衣服都买不起。”

马兆顿了顿,问道:“你可知沈万三家有多少田地?”

朱元璋摇摇头。

马兆接着说:“良田万顷!沈万三借着银号,放高利贷,农户还不上便只能被迫交出土地。

这只是其中一名商户,大明的商人,几乎都在进行这种勾当。

可见,商人重利轻国,有钱之后想的不是报效国家和朝廷,而是想着如何盘剥百姓。”

“商人是乱世之本,多得是哄抬价格,吃人骨血的宵小之辈。”

“百姓日夜耕种却只有微薄小利,而商人的几句言语却能换来金山银山。”

“盘剥百姓获得更大的利益,有了钱便官商勾结。”

“商人地位低下,无法参加科举,却可以用钱财贿赂官员。

地方的豪族大户,通过改变丈量方式,把自己家十亩地改为九亩地。

那被隐藏的一亩地就可以躲过税收。

反过来隐田增多之后,朝廷的税收就会下降。

朝廷为保证税收,进一步提高税额。

普通民众因为单亩的田税增加,愈发贫穷。”

“即使商税如此之低,那些商人也不会感激。

商人自古凉薄,不管是三十税一还是五十税一,他们都会想方设法逃税。

君王死社稷,官商降胡虏。”

朱元璋皱起眉头,脑中飞快的思考着马兆说的话。

竟还有隐田这种勾当!难怪税收一年比一年少。

马兆见朱元璋听得认真,又补充到。

“大明主要税收来源是农业税,如此发展下去,大量土地集聚到地主名下,这部分人是基本上不用缴纳农业税的。

税收总量持续下降,税收的不断下降使我朝国库空虚。

天灾时无法有效的组织赈灾。

面对异族入侵,只能靠不断加派粮响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