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 皇帝苦啊,天下最大的背锅(1 / 2)永乐大文豪,求求你不要再写了!首页

“帮朕赢取民心,此话怎讲?”

朱棣听到徐钦最后这番话,也顾不得纠结说书人协会的盈利和监督问题了。

毕竟对帝王而言,还是民心最重要。

如果说书人协会真的能够帮他赢取民心,别说是少获得一些金银分成,即便是一个铜板都不给他,他也要去做的。

徐钦对朱棣的反应没有丝毫意外。

只不过他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朱棣提问道:“陛下觉得,朝中文官和读书人有恃无恐的原因是什么?”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往往就是这些书生最是喜欢跟皇帝对着干,偏偏皇帝们还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人为何能这么的有恃无恐?

朱棣傻吗?

他自然是不傻的。

徐钦仅是稍微一提点,他就全都想明白了。

朝中的文官为何会有恃无恐?

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心中的表率,而读书人为何有恃无恐,因为他们往往代表着“民心”。

或者说,他们最容易影响民心。

古代的老百姓是愚昧的,相较于皇帝和官府的话,他们更容易听信身边人的话。

而他们身边的人,又有那些人的话最让他们觉得可信?

不是官老爷,也不是地主豪强,而是读书人。

因为百姓们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他们才会觉得读书人有见识,能明理,说出来的话也最值得相信。

这事情事实不仅发生在古代,就连后世也一样。

尤其是后世八九十年代时,当地官方说的话,很多老百姓可能不信,但是你如果说这是某个大学生说的话,那肯定就没错了。

为什么?

还不是觉得大学生是文化人,读过书,所以知道的多吗?

其实这也是儒家千百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为的就是将“读书人”和“懂得多”、“明事理”等事情联系起来。

所以,在大明朝,尤其是最底层的村子里,就算是皇帝说的话,可能都没有一个读书人说的管用。

而大明朝堂的文官们,则是有着一个个的读书人支持。

如此一来,朝中文官们自然也就有恃无恐了。

因为他们是读书人的表率,也能通过一个个的读书人把控民心舆论。

只要皇帝不听他们的,敢跟他们动手,那就是暴君和昏君,引得天下民心不稳。

“你的意思是,通过说书人协会里的说书人,来引导民心?”

朱棣一脸激动的说道,并且越想越觉得这件事可行。

朱棣苦啊!

因为靖难的原因,他在天下百姓心中,形象还真不怎么样。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棣才在登基称帝后的几年里,一直都兢兢业业,非常努力的治理国家,为的就是能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样,能够洗刷掉自己身的污点。

然并卵。

大明朝堂的文官们对他完全不感冒,以至于他等级称帝后,只能从一些亲近他的士子中挑选出部分人组建文渊阁,而不是在遇到事情后直接找丞相,六部尚书他们询问解决。

由此就能知晓朱棣在文官集团中有多么的不被待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