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在澄心堂纸制成的劄子上,轻轻落笔。
‘义军乱政论’
开篇明义,张浚要发起一场文人之间的战争。
杨博在黄天荡挥斥天下大势,他张浚在西北,以枢相之尊,一样能以天下为画纸,挥毫泼墨的。
以乱政为开篇,张浚话锋一转,开始细数靖康前后。
繁华都城、百万人丁,金贼突来、太上禅让。
父禅兄及、朝野退让,搜刮民财、两帝北狩。
宗泽光复、杜充弃城……
汴梁军民,于孤城苦挨三载岁月,无粮、无援、无人做主。
孤城陷落之际,八闽杨少安怀不可测之心,拢两京十八万流民南迁。
以勤王之名,战金贼东路统帅宗弼于黄天荡。
胜,十八万流民声威大涨。
败,金贼必定肆虐江南威胁行在。
天下大势,张浚或许看的不如杨博清楚。
但对于行在的赵官家,张浚看的很清楚。
天下兵马大元帅、割地使、最正统的皇位继承者、宗弼的眼中的丧家之犬、苗刘眼中的新太上。
论起经历之曲折,赵官家丝毫不比南渡臣民差上分毫。
敌将追杀,内侍乱政,权臣胁迫,武将逼宫,这些赵官家也一一经历过。
康王登大宝,无非侥幸而已。
胆怯、好色,是张浚最初给康王的评价。
无能、狡诈,是张浚离开行在之前对赵官家的评价。
如今的圣上,一无容人的胸怀,二无复国的坚忍,三无明君的资质。
一个三无的圣上,全凭好恶亲疏用人,局势稍有异动就瑟瑟发抖的无能之辈。
在张浚看来是不配为人君的。
但宗室凋零,再怎么推选,目前的圣上都是绝对的正统。
行霍光之事,只怕祸起不测。
如今的小朝廷,只能有郭子仪,不能有周公旦,更不能有霍光。
前宰相李纲就有霍光之姿,老死汴梁的宗泽,亦是儿视当今天子。
他们的兴亡结局,张浚算是全程观看了。
如今杨时老儒的后人,一个双进士的倒霉蛋,竟敢揣着霍光之心,议论天下大势。
张浚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结局。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正是八闽杨家最好的写照吗?
想及八闽杨家的前身弘农杨氏,张浚也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他虽说也能攀附张九龄之后这样的门第,但比及弘农杨氏,还是差了太多。
自汉初弘农杨氏开枝散叶,杨氏一脉,有无数的分支,这些可都是黄天荡那小儒天然的盟友。
昔年振兴杨家的大儒杨震,有关西孔子之名。
如今的杨时夫子,也是天下大儒,能与之比肩的只有前御史中丞吕好问。
南有杨中立,北有吕舜徒。
若是让杨博这小儒在黄天荡成事,将老杨夫子,推成八闽孔子或是江南孔子。
那杨家就要起势了,以如今人才凋敝的官场而言,杨家势力必然会借机不断攀升。
如若杨博在黄天荡胜了宗弼,借助军势,强撑杨家的攀升。
不正是以前弘农杨氏,权倾朝野的老路子吗?
停笔沉思,张浚脸色更加阴沉,此次或许面对的不是黄天荡的一个小儒,而是八闽的老杨。
“晚过江,婚宦失类。”
嘴里慢慢念叨着东晋杨亮父子的遭遇,张浚心里也有了定计。
杨亮父子为门阀显贵,只因没有随帝过江,就遭到了猜忌,只能做以武取职的仓皇之辈。
后被桓玄、刘裕诛杀,以杨氏经历,破杨氏小儒杨博的算计,张浚的脸上,也慢慢露出了笑意。
如今的八闽杨氏,不正是合了当年东晋杨亮父子的遭遇吗?
君非明君,臣非忠臣。
如今圣上,功绩难及魏武,但猜忌之心远超。
若是明君,如今行在之臣,又岂能都是当年河北从龙之人?
杨氏一门,想借文名,行伊霍之事,廓清宇内。
若是忠臣,哪有江南江北两次太学生伏阙之事?
钦宗伏阙,老杨时无疑是推动之人。
南渡伏阙,太学生陈东、欧阳澈遭诛杀,杨时也有忿怨之辞。
这不是最好的取死之道吗?
搁置手里的诸葛笔,张浚沉思一会儿之后,便将写了大半的劄子,放在了烛火之上。
以义军乱政来攻讦杨博,不若以伏阙之事,攻讦杨时来的妥帖。
几经斟酌之后,将劄子送往温州行在。
自觉开启一场文臣大战的张浚,愤懑的心情也得到了一丝舒缓。
以攻讦杨时驳斥杨博的言论,让行在依旧准许他在西北便宜行事。
只要能在富平大捷,区区杨氏,也不在他张浚的眼中。
西北的张浚,开启了文人之间的战争,而且开战之初,就祭出了杀手锏。
这是杨博所不清楚的,张浚反扑与否,与他无碍。
无论是弘农杨氏还是八闽杨家,现在与他的关系也不大。
借杜充之死逼走韩世忠之后,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引挞懒的援兵进入黄天荡。
长江太长,江南太大,宋军又太弱。
一旦被挞懒跟宗翰的两路援军扑进江南地。
那他的乐子可就大了,江东制置使的帽子,还扣在他的头上。
即便有岳爷在,率军堵截肆虐江南的金贼,也没有多大胜算的。
韩世忠负气而走,如果起了别的心思,将最近的挞懒部孛堇太一放入建康附近。
就足够岳爷喝上一壶了。
骑兵突进,即便俘获了宗弼的大批军马,岳爷的骑兵也不会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以步卒甲士对抗骑兵,还在江南的冲积平原之上。
这得多想不开,才能干这样的蠢事。
但局势如此,不想孛堇太一部肆虐江南,岳爷就只能率军硬抗。
全歼宗弼部之后,金贼必然会将目光转向江南。
不能歼灭或是击败,挞懒跟宗翰的两路援兵。
以后的江南、两淮,必然要陷入无休止的争夺之中。
这样的局面,小朝廷不会允许,杨博也不允许,岳爷只能硬上了。
如今希望全赖韩世忠的觉悟,这一点,是杨博逼退韩太尉的时候,没有想到的。
大局观是遏制不了韩世忠的,只能希冀生死观可以迫使韩太尉,做出正确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