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萨同盟是一个商业和防御联盟,由欧洲西北部和中部的商人协会组成。12世纪后期,汉萨同盟从德意志北部的几个城镇发展而来。汉萨同盟主导北欧沿岸及波罗的海的海上贸易长达三个世纪。中世纪晚期,汉萨同盟的成员分布从波罗的海延伸至北海和欧洲内陆。
“Hanse”是一个古高地德语单词,表示乐队或部队。按照古高地德语的释义,
在“汉萨同盟”中,“Hanse”是指在同盟诸城镇之间通过陆路或海路旅行的商人,而在中低地区德语中“Hanse”是商人社团或贸易行会的意思。
商业界成立同盟是为了保护行会在其附属城市、国家和贸易沿线的经济利益与外交特权。
汉萨同盟的各城镇成员都建有各自的法律体系,拥有自己的军队,以相互保护,相互帮助。尽管如此,汉萨同盟并不是一个独立政体,也不能称为城镇联邦,因为汉萨同盟中只有少数城镇享有同自由帝国城市一样的自治权。
1241年,拥有波罗的海和北海渔场通道的吕贝克与另一个贸易城市——汉堡结成同盟,这是汉萨同盟的前身。当时,汉堡控制着从吕贝克运出的食盐贸易路线。吕贝克-汉堡同盟控制了大部分咸鱼贸易,特别是斯堪尼亚市场。1260年,科隆贸易协会加入吕贝克-汉堡同盟。1266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授予吕贝克-汉堡同盟在英格兰王国的贸易特权。1282年,科隆贸易协会也在英格兰获得贸易特权,并且对伦敦形成了强大的贸易垄断。这种合作的动力主要来自当时许多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国家未能为贸易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接下来的五十年里,通过签订涵盖东西方贸易路线的正式合作协议,吕贝克、汉堡、科隆使同盟得以巩固。它们的主要枢纽仍是吕贝克。1356年,在吕贝克,吕贝克-汉堡-科隆同盟召开第一次大会,宣布汉萨同盟正式成立。
13世纪,德意志城镇以惊人的速度在波罗的海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吕贝克成为连接德意志北部和波罗的海周边地区海上贸易的中心地。
汉萨同盟成员虽然有一定的流动性,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大多数汉萨同盟城镇要么起初就是独立的城镇,要么通过汉萨同盟的集体谈判权获得独立,尽管获得的这种独立有限。汉萨同盟自由城市直接效忠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与当地贵族有任何家族义务联系,所以说这些城市都是哈布斯堡的钱袋子。
此外,这些钱袋子的武德也十分充沛!14世纪末,在权力的鼎盛时期,汉萨同盟的商人成功地利用经济实力,有时也利用军事力量来左右神圣罗马帝国的政策制定。
当时,汉萨同盟的贸易路线需要保护。因此,它们的船航行时都装备精良。这使汉萨同盟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
在国外,汉萨同盟也拥有一定的权力。1361年到1370年,汉萨同盟对丹麦发动了战争。
1368年,在战争中,汉萨同盟城镇取得胜利,洗劫了哥本哈根和赫尔辛堡。
1370年,在施特拉尔松德,汉萨同盟与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尔四世和女婿?挪威国王哈康六世和谈,签订了《施特拉尔松德条约》。
《施特拉尔松德条约》规定丹麦让出15%的贸易利润给汉萨同盟。
由此,汉萨同盟有效控制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贸易。《施特拉尔松德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汉萨同盟的权力达到鼎盛。
1435年,汉萨同盟再次向丹麦发动战争。洗劫哥本哈根后,交战双方签订了《沃尔丁堡条约》。汉萨同盟重新获得在丹麦的商业特权。
所以说你就能想象这些日耳曼人武德有多充沛!
但是现在由于腓特烈拿走了几乎整个条顿骑士团的海岸线,而且关闭了汉萨同盟的贸易枢纽站,再加上利沃尼亚骑士团的名存实亡加上诺夫哥罗德被瓜分,还有波兰和立陶宛人的入局!
再加上在勃艮第控制下的安特卫普和荷兰奸商,一直在试图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夺取汉萨同盟的贸易份额!
导致了汉萨同盟的利益几乎被腰斩了三分之一,更让人气愤的是勃兰登堡身为一个神圣罗马帝国成员居然公开驱逐和歧视一个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组织!吕贝克的市长真的想揪住腓特烈的领子,问一下!你这样做还是罗马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