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9章 谁说做衣服就不是科研了(2 / 2)工科生的华娱首页

这可是未来想都不要想的好事,在未来,即便十倍的资金都不见得能得到这样的调查结果。王旭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国内的那些制衣企业不是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而是开始的时候没这个意识,也没这个资金。

这年月别说是厂家了,那是普通人的衣服还是能穿就行的时候,出口的服装更是人家给什么版型就加工什么,和王旭做女装的做法一样,哪里会想到该怎么设计版型啊。

现在,连服装学院都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当王旭拿出各地人体型调查的大型研究项目的时候,连来参与的教授们都一脸懵,这会儿的服装学院大部分和美术学院的概念差不多,对于裁剪还采用的传承引进的玩法,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进行裁剪的研究。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服装设计领域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领域的东西,要么怎么说光学习不行呢,学了结果,你可能会忽略产生的过程。

就好比传统的各种服装,几十年,几百年的所谓底蕴,哪里来的?其实就是不断试错试验出来的,但这种底蕴的传承性其实是非常差的,因为你只能继承结论,却很难继承那种试错产生的经验。

所以,所谓的百年服装老字号,其实和十来年二十年用心经营的服装品牌,并不会在版型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女装尤甚,因为女装对于款式的变化太快,很多时候,甚至都还没有形成所谓的底蕴,款式就变了。

于是,所谓的底蕴之争,就变成了话语权之争,底蕴变成了我说好看就好看的各种门阀模式。其实后世华夏很多服装制作的水平已经很高了,很多大厂对于各种体型数据的收集甚至还要超过那些知名的企业。

但依旧没什么话语权,甚至国人自己都认为自己没有高端,其实,这个时候的所谓高端,已经和衣服本身,甚至和时尚魅力本身都没多大关系。

那不过是掩藏在强大之下的一种副作用罢了,后世都知道九十年代的时候是崇洋媚外的高峰,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家底不够厚罢了。

耗时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投资上千万,涉及包括边疆在内的华夏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庞大计划才堪堪完成,而且王旭还已经把二期的追踪调查也提上了日程,正式安排了一个长期的社科类项目。

这次的项目会更加详细,甚至会建立追踪档案,形成一个可追踪的整体课题。这个研究可就不是为了做衣服了,更多的,则是为了研究未来三十年整个华夏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提供一些基础研究。

社科类研究其实大多很耗时耗力,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出成果的。

王旭现在有了点能力,还是希望能做点什么的。

自从王旭穿越这个世界,人才问题一直都是困扰整个华夏的老大难问题,别说什么卡脖子,在九十年代,问题多了去了,卡脖子的事情先往后稍稍。

王旭自从当上了教授,还有了自己的实验室,更是对人才问题头疼不已,这都一年多了,实验室也才大小猫三两只,除了洛教授领衔,剩下的几个都是刚刚毕业的博士。

倒也有几个来做博士后的,但实在是杯水车薪。这还幸亏实验室是人工智能方向的,工科类的人才还算是好找,凝聚态那边才叫一个头疼,理科类的人才更是稀缺。

国内顶尖的理科院校就没几所,毕业了的也大多出了国,等他们回来那不定猴年马月了。

水木能开出千元月薪就算不错了,但顶级的学者,哪个不是一个月上万美元的薪酬。王旭这边又不好明目张胆地给各种补贴,只能再退而求其次在国内找。

工科关系不大,对智商的要求没那么高,实验物理也能将就,但一旦涉及理论物理,或者数学之类的东西,那就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了的了。

所幸,王旭这里还是工程为主,夹杂一些实验物理的东西,一年多下来,支撑着实验室顺利运转还是做得到的,论文也一刻都没闲着,现在和这边做各种交流和联合研制的实验室也多了不少。

可以说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王旭这才有了空闲去搞些社科的东西,社科的东西其实是百年谋的玩意,很多形而上的玩意,看起来没啥用,但对于国家社会乃至于民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唯一的问题是,真正的顶级社科人才,同样需要极其聪明的大脑,还需要足够的脑洞,能够从纷乱复杂的社会之中总结规律与经验的人,无一不是万里挑一的顶级大脑。

后世贬损文科更多是对文科的一种调侃,只是因为文科是一种比理工科分化更加严重的学科。而且,社会对于这样的人的需求是极其有限的。

一旦无限制扩大,只会造成成群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成为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人群。

用王旭认识的一位社科院研究员的话说,他们这样的人,一万个人里有一个,都太多了。

这真不是他在吹嘘自己的头脑,而是一种社会现实,就好像工商管理专业,你说,哪个单位他缺领导啊。

可能普通大众对社科院的了解非常有限,王旭就去过他们的哲学院参观,里面的人基本上博士起步,会三国外语是基操。

英语流利达到口译水平的如过江之鲫,德语那是学习哲学的入门语言,因为新一代的哲学家德国人居多,法语同样是那个时代欧洲的主要语言,所以也是必须会的。

拉丁语是研究古罗马的必要条件,如果不会希伯来语别说你能研究古典哲学思想,更有什么古希腊语,古埃及语,楔形文字之类的古怪东西都有人会,看懂原文才是研究的第一步而已。

研究美洲的,你不能光看英语资料,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那是必须的,否则你怎么知道翻译的到底是不是准确。

但你说,这样的研究者真的需要很多吗,无论从哪里看,这些人都是纯粹国家养着,做一些谁也不知道有啥用的研究。但作为一个大国,你没这些人,那还真就不行。

这也是为什么王旭一直向上面灌输他工业党的思维,那就是文科专业不要无限制扩大,毕竟扩大文科教育真的比理工科简单得太多了,但就业面实在是太窄了。

文科很重要,但真的没必要太多,这就是王旭的理念,幸运的是,现在还不算晚,他也能多少有点影响力了,据说今年的诺奖又有物理学家把王旭的名字报上去了,估计还有的等,但也绝对不会太久了。

这些年,华夏在国际科研领域里声誉真的不是一般的好,那么多的科学软件都是华夏这边负责主要的维护,甚至国外的大学的很多想法和算法,都是通过华夏这边的大学真正实施出来的。

这也就让王旭在这两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新项目诞生,但声望却与日俱增,再加上之前的项目几乎可以说是源源不断的各种成果产出,王旭现在可不仅仅是在水木可以横着走,在整个科研界都没几个敢和他支棱的主了。

王旭搞大型社科类项目主要还是为了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者,那种真正能自主研究的人物,而不是那种混论文,混职称的混子。

这些个学科太容易有混子在其中浑水摸鱼了,其中的监管难度比起科学领域还要大不止一个数量级,就这么说吧,你做一个科学实验,哪怕是难度极大的,都会有人可以去给你复现。

但你做一个社会科学实验,动辄几千几万人,放到整个人群之中又绝对是一个小样本,其实验结果,哪怕具备统计学意义,却也未见得就那么可靠。

甚至人家都无法指摘你造假,因为人的复杂性真的太强了,人群选择的不同,造成极大的偏差,甚至相反的结论,在社科之中都屡见不鲜,你说这样的学科,怎么能大规模建立。

——

感谢各位书友一路跟随,吃酒给大家鞠躬道歉,为了最近的频繁放鸽子。

最近真的忙死个人,每天回到出租公寓都快十点了,而且真的没力气再继续码字。

所以,最近就只能零散地更新着,希望忙过这一阵子,到了年后能好点。

太监是不会的,更新却是无法保证的,我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