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潼关(1 / 2)从佛门金刚开始纵横诸天首页

不戒和尚是个不受清规戒律,豪迈重情义的僧人。

在郑轨的眼中他就如同那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一般,虽然一身毛病,但是却能恪守正道,坚守好大是大非,更难得的是他下手狠辣果断,绝不含糊。

正是基于这个理解,郑轨才愿意收不戒和尚为监寺长老,让他替自己管教门下弟子。

郑轨自己本就没有心思去管太多的俗务,而仪光性情浪荡,管理僧人本就不擅长,近些年宝珠寺已然是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不少问题。

兴许郑轨一个不留神,寺内僧人以后还敢犯下不少的错误,所以重用不戒和尚,让他来监寺管理也就是郑轨觉得最合适的了。

郑轨坚信有不戒和尚在,即使自己疏于管理,宝珠寺的弟子们即使不能都做到洁身自好,但也不会成为大奸大恶之徒,连累到恒山派了。

不戒和尚在宝珠寺住下后十分得意自己得到了定性禅师的重视和厚待,每天督促着弟子们修行佛法武功,教育着他们最朴素的那些江湖道义,虽说宝珠寺的佛学氛围淡化了许多,但是众弟子们却也比以往规矩了不少。

郑轨一开始还每天观察着不戒和尚,唯恐他不知轻重,或者恣意妄为,可是不戒和尚显然心中有数,不过三四日就把四十多个僧人收拾的服服帖帖。

不戒和尚在跟郑轨探讨后还按照武功高低把寺内的弟子分成了研经堂、研武堂两队。

研经堂是武功最高的十几个弟子,每日除了在各殿值守,其余时间便是安心修炼内功外功。

研武堂的弟子最多,每天除了修炼武功,还要负责诸多杂活,这也是为了磨炼他们的意志,打熬身体。

在见到不戒和尚很快就进入角色,做好了监寺长老的工作后,郑轨便放心的闭关修炼,准备趁着原剧情开始前仅剩的几年和平时光,好好地把武功打磨打磨,争取将本门内功练至大成,而后着手打通任督二脉。

过了三个月左右,郑轨正在方丈室内用功,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了不戒和尚欢欣的声音:“方丈师兄,仪琳来说,说是掌门师太有事找你。”

随即就是隐隐约约的不戒和尚与仪琳说话的声音,郑轨收功起身,推门而出,见到不戒和尚、仪光和仪琳三人站在一颗杏树下遮阴,便问道:“仪琳,掌门找我有什么事?”

仪琳和仪光慌忙施礼,而后仪琳说道:“掌门师伯没说,不过我来之前师父说潼关的师兄们出了事,我爹爹方才说八成是宁师兄他们有什么事了。”

“掌门是在白云庵还是无色庵?”

“掌门师伯在白云庵。”

郑轨闻言眉头一皱,撩袍便快步而行,眨眼间人都不见了。

仪琳三人听的耳边传来话语:“我先去白云庵,仪琳好生歇息了再回去。寺内事务就有劳不戒师兄主持了。”

不戒和尚本来只是服气定性禅师的心性修为,却不认为他的武功胜得过自己,他自问运劲传声自己也做得到,只是想要如方丈师兄般如此轻描淡写便有些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