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扑朔迷离(2 / 2)我于红尘中化仙首页

男子中年模样,一脸胡渣,气息不显却又令人觉得极其威严,璨黄的龙袍披于其上。

此人,便是当朝燕王。

落其稍下方,是一女子,中人之资的长相,却显得极其温和,她正用手轻轻抚摸怀中的绒毛小兽。

这绒毛小兽号称琉璃猫,只会跟随福运深厚之人。

而它的主人,正是大皇子姬无常的生母,当今皇后朱琴。

姬衡往前挪步,鞠腰请安,恭敬地说道:“父王,母后,中安。”

端坐其上的燕王点了点头,说道:“今过了早朝,本想派人传唤你,却没曾想你不在府内。”

声音中气实足,明明只是随口而言,竟响于整个殿堂之内。

姬衡解释道:“昨日有一侠客投门,故今早出城招待了她一会,所以并不在府。”

坐于一旁的朱皇后轻声说道:“身为皇子,该注意一下身份,此等招待之事,让下人做便好了。”

可是我信不过这些下人......姬衡低头说道:“孩儿鲁莽,确是不好。”

说罢,姬衡将头抬起,看向堂上燕王,他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对于昨天刺杀一案怎么看。

此次传唤,也很可能和此事有关。

只要确定其态度,知道其战线和自己一致,那很多事都能扭转,甚至,这场祸乱六国的妖患能提前制止!

燕王突然抬起低垂的脑袋,目光炯炯,自上而下俯视。

刹那间,姬衡心中翻起波涛。

因为,

他看见了燕王的眼眸。

瞳孔那一片璀璨金光。

在游戏里,这是武道破至极限的表现。

是每个武道境界都做到极限后,在天门境后,才会出现的征兆。

眼眸如金光,如天人钦临。

自己的父王,很有可能是第七境天门。

亦或者是,第八境合道!

响亮的声音打破了姬衡的思考。

“衡儿,听说你想习武了?”

姬衡连忙应答称是,心中却暗忖燕王是如何知晓的。

“你不必多想,我亲自去问你亲卫的。”

“谢父王关心。”姬衡颔首低眉应答道。

“你根骨不行,武道一事你莫要去想了。”燕王突然起身,往台下走去,轻声说道。

“衡儿,你还记得为父为你定的娃娃亲吗?”

“记得,是和楚国小公主的。”姬衡立马回答道,只是不知他突然提及此事为何。

“她比你年长一岁,听楚国使臣讲,她正在长钰学宫入学进修。”说话间,燕王已经走到他的面前。

只见他顿了顿,随后问道。

“我有意让你去长钰学宫那与她一并修学,一是令你二人双方长长感情,其二,便是看看你能否走儒家一脉。”

姬衡愕然看向面前身材高大的燕王,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突然让他远走,这是为何?

这剧情展开不对劲,而且也极其不合理。

若是要走儒家一脉,燕国亦有长亭书院,虽说实力稍弱,但也足以,没必要去远修长钰学宫。

若是增进感情的话,哪有身为皇子的他的出去,不是楚国小公主过来吗?

“衡儿,你意下如何,若是可以,明日就出发吧。”

一点准备时间都不给吗......姬衡哑然,正要开口说道,却被朱皇后所打断。

“衡儿才刚遭逢刺杀,远行甚是不妥,若是路途有个三长两短,我怎对得起地下的纪贵妃。”

纪灵是姬衡生母,命格薄弱,在姬衡七岁时便早早离世。

燕王大手一挥,说道:“无妨,我亲自为他保驾护航。”

话语大气磅礴,却不知为何,姬衡觉得这句话是其一字一顿的吐出的。

朱皇后柔声道:“陛下得坐镇皇城,此般不妥。”

话音落,沉寂了半响后。

在姬衡目露震惊的神色中,燕王沉声说道:“也罢,他日再意吧。”

怎么会,

怎么就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朱皇后见此事告落,便点头含笑道:“今日陛下身体有恙,衡儿回去吧。”

姬衡看了眼面前的燕王,见其面色如常,便恭敬地称是,缓缓退出殿堂。

已是不见人影时。

燕王却依旧立于殿堂之下,并未回坐。

香炉袅袅生烟,朱皇后神色温柔典雅,双手缓缓揉着怀中琉璃猫,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宁静,却又显得极其诡异。

朱皇后突然柔声道:“你还想让他活下去?”

“他已经被刺杀过两次了,不该再死了。”燕王声音沉重。

“哦?”朱皇后揉搓怀中琉璃猫的频率加快,显得极其用力,她平静地说道。

“但他还没死,不是吗,不仅如此,你的衡儿还把那天赋极好的小妮子收到麾下了,这点事情可瞒不住我。”

“为何一定要他死?”燕王不怒而威,双眸金光似要溢出,“已经够了,你派人屠了那刺客半个宗门,说是衡儿干的,引她入蓟城刺杀。”

“现在他侥幸逃过一劫,不该再死了。”

朱皇后神色依旧柔和不变,慢条斯理地说道,“我给过你选择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你最后选了二皇子当这乱世的开口。”

“他必须得死,他不死,你就没借口屠去整个燕国武宗了。”

场面凝滞几息后。

燕王眼眸满溢的金光黯淡了些,似是下定决心,说道:“不需要借口,我愿意当这倒行逆行暴君,亲自灭去我们燕国所有宗派。”

“放过他吧。”

“哈哈哈。”朱皇后放声大笑,温柔的面孔此时显得极其扭曲。

怀中的琉璃猫因被用力掐着,露出极其痛苦的表情,它想要逃跑,却被摁在怀中无法动弹。

“看来,你很爱你两位儿子啊,宁愿成为这千古罪人,也要他俩活着。”

声音一顿,朱皇后眼神变得阴翳,一字一句道。

“甚至不惜,将燕国半一半国运分到二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