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七零章 万维网上线(1 / 2)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首页

陈兵并没有在吃饭的时候,给出准确的答复,而是回复邓教授,这事他需要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邓教授也知道陈兵有那么大一个英豪公司在,未必能够抽出时间,来参与学校的事务,总不能真的只挂一个空头头衔,啥事情不做吧?

如果是那样就不会是客座教授的头衔了,改成什么特别顾问、荣誉教授之类的还差不多。

不过陈兵思来想去,其实已经倾向于答应下来了。在特区大学兼个教授职务,虽然会牵扯精力,需要每年去给特区大学的学生讲讲课,但同样好处多多。

大学是人才培养之地,也是人才聚集之地,能够有一个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对于他以后去挖掘培养人才,能够提供的帮助可是极为巨大的。

陈兵不是那种真正的经营人才,能够把英豪这么迅速的做起来,依靠的就是在技术的上领先,陈兵有信息上的优势,知道准确的研发方向,但这些方向要转化成真实的产品,还是需要依赖大量的科技人才。

未来几十年,全球的科技都在快速的迭代更新,想要跟上这种步伐,就需要科研团队不断的更新知识储备,而新人才的不断加入,就是这种知识更新最重要的环节。

而且自从恢复高考以来,上大学就已经成为了社会公认的进阶之路,大学的教职在这个时代,身份可是极高的,比他现在企业家的身份,能够得到的尊重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80年代,有钱人虽然也开始招人羡慕,但远没有到后世拜金的程度,“铜臭”这个词的贬义,还是被普遍认同的,那些已经发起来的个体户们,在社会上并没有什么地位。

但“文化人”已经不是当初被批为臭老九的年代了,几千年来对“文化人”的尊重又成为了真正的主流意识,而大学教授,绝对是“文化人”中最顶级的那批。

别人不说,就说陈兵自己的父母,虽然知道陈兵做了大公司的总经理,职务级别不低,也挺能赚钱,但也并没有特别觉得什么光宗耀祖。

但如果他做了大学教授,他父母肯定就会从内心里为陈兵感觉到骄傲,甚至可能会情不自禁的出去向亲朋好友们进行炫耀。

而且有个教职在身,他与很多内地的衙门口、高校之间进行互动的时候也会方便很多,甚至这种职务挂在身上,本身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保护。

之后两个月,英豪的整体运营比较平稳,陈兵今年也没有怎么出差,都是在研发中心坐镇,倒是难得轻松一段时间,顺便拿了一个毕业证,并答应了特区大学的邀请。

同样的陈兵也获得了中大的邀请,在中大也兼了一个客座教授。

此时已经接近了年底,英豪又在按照惯例开始搞周年庆,去年陈兵因为出差欧洲,没有参加,今年是肯定要留下来参加的,不过具体的周年庆操办,也已经不需要他去操心了,只要到时候参加一下就行了。

同样的,到了年底,英豪内部的年终总结也已经全面开始了,不过今年陈兵却会轻松很多,并不需要再挨个业务去深入参与这种年终总结的工作。

去年一年,陈兵在外面跑的非常多,而英豪的内部管理架构,也进行了许多的调整。

英豪旗下的业务虽然多,但基本都是在各自独立运作,而且因为技术上的领先,这些业务的整体运行都已经比较平稳,几个现金业务也都已经完全走上正轨。

英豪的现金已经不是充裕,而是已经开始有了大量的闲置。

从去年开始,英豪集团的日常运营管理,陈兵就只把控一些大的方向了。一些具体的管理事务,就更多的放给了李世豪去处理,由张晨东对李英豪进行全面的辅助。

今年陈兵虽然减少了出差,大部分的时间都驻扎在总部这面,但已经陆续脱手的出去的管理权限,陈兵也没有再拿回来。

陈兵现在更多的心思,已经不是放在各部门的业务经营上,而是更多把精力转回了技术研发的进度之上,以推动英豪在更多的技术领域扎稳根基。

英豪的很多技术领域拓展,已经开始越来越深入,而且那种技术交叉的领域也越来越多。

陈兵前世做产业研究的时候,需要涉猎的内容很宽泛,但更多的是在从产业运营的角度,在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技术上的功底就没有那么扎实了。

陈兵把精力转回技术上之后,今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不断学习很多新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阅读专业论文,这就是在补短板了。

陈兵不可能在那么多技术领域都成为专家,但有了这些基础知识作为基础,却更加能把前世记忆中的信息优势发挥出来。

而且有了这些基础的知识,很多时候陈兵与那些真正专业的人交流时,爆发下“技术敏感性”,也就能够显的不是那么的突兀了。

就在陈兵恶补各种知识短板的时候,严援朝却再一次打电话过来,向陈兵进行汇报,万维网的后续准备已经差不多了,请陈兵抽空过去再审核一下。

万维网技术,是陈兵未来许多计划的基础,也是陈兵最为重视的技术领域之一,接到了严援朝的电话,陈兵就马上去了那边。

今年年初的时候,严援朝和求伯军就已经弄好了第一版的万维网和浏览器,只不过陈兵没有急于把这个技术进行公开,而是让他们去做更深入的准备。

开发英豪版JAVA语言的事情,被求伯军主动接了过去,这种纯技术的方向最符合他的偏好。不过想要开发一个语言出来并没有那么容易,这个英豪JAVA语言的开发,现在还处于很早期的阶段。

严援朝这次请陈兵过来审查的,更主要是关于万维网应用方面的工作进展。

时隔大半年,严援朝已经将万维网的技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优化,尤其是浏览器软件的优化更为明显,应用起来便利性也提高了很多。在陈兵的要求之下,这个浏览器现在也已经有了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

而关于万维网技术的规范总结也已经完成,现在严援朝领导开发的这套万维网技术,已经进化为了一款比较成熟的技术,随时可以正式的对外进行发布了。

而按照陈兵的要求,严援朝也组织技术人员,用万维网技术制作了几个网站出来。这几个网站在万维网研究部门内部,已经实验性的更新运营几个月了,期间也进行了多次的调整改版。

现在严援朝觉得这几个网站已经能够让他满意了,这才打电话邀请陈兵来进行审查。

第一个网站,是英豪自己的公司内部网站,这个网站只会用在英豪的内网之上,主要是给英豪内部的员工使用的,主要的功能,就是将公司的信息,向数量庞大员工群体,进行有效的传达。

包括公司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重要的新闻信息等都被放到了网站之上,同时这个网站上也加入了论坛的功能,以便搜集员工的信息反馈。

第二个网站,就是英豪公司对外展示网站,这个网站架构比内网就要简单了很多,主要是对外展示英豪公司的形象、新闻、还有产品线介绍等等。

这两个网站虽然分内外网,其实都是英豪公司自己的网站。

在这两个网站之外,严援朝还建立起了一个真正的面对公众的网站,就是“科学期刊网”。

去年陈兵与严援朝交流完,就专门安排了一个小组,去与全球的各种科学期刊网站进行洽谈,去争取这些期刊内容的版权。

此时的互联网还是很新鲜的事物,很多科学期刊运营单位,对互联网的了解并不深入,尤其是那些与电子科技全无关系的专业期刊,甚至对互联网一无所知。

但英豪的联络小组也自有一番说辞,主要强调这些期刊上网之后,其实是在帮助这些期刊进行宣传,极有可能帮助这些学术期刊增加发行量。

英豪要求上网的,都不是那种最新发行的期刊内容,而是最少已经发行了一年以上的,并不会损害新期刊的线下发行量。

这种旧期刊内容,此时的价值还根本无法进行变现,用这些“旧”内容,来吸引新的订阅者,听上去似乎还是有些好处的。

而且英豪要求配合的工作也不多,除了签订一个版权授权的协议之外,就是提供一套完整的旧期刊,这种旧期刊在仓库里就有,只要找出来就行,并不需要付出什么多余的成本。

因此半年多来,这个联络小组的工作成果还是不错的,已经拿到了大大小小上百家科学期刊的授权,而且里面还包括了不少的重磅核心期刊,例如,《科学》、《自然》等。

至于内地,那些学术期刊的发行单位,都是有组织的。

陈兵直接走的就是上层的路线,凭借着下发的部门通知,以及英豪在内地各办事处的配合,早就拿到了内地所有学术期刊的授权。

这种期刊被拿回来之后,想要把其中的内容传上网,就涉及到了巨大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