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晋江独发(1 / 2)社会欠我一个哥首页

zw443sx

第二百七十五章弱小可怜又无助

很久以前,陆持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股市操盘,要么做多,要么做空,金融市场并没有给任何人提供第三种选择。”

而在金融市场,做空的手段大抵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有股票有资金,可以在股票高位时抛售,等到股票低位时再买回来,赚取差价。这种方法卖的是自己的股票。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种则是融券,通俗点说就是在预测到某只股票或者期货在未来某一时间会下跌的情况下,先向持有这支股票或者期货的金融机构借货卖出,等到这支股票或者期货的价格真的下跌以后,再买进偿还。举个例子的话,大概就是店家在水果还没降价的情况下,先跟厂家赊一批货拿出去卖,等到市面上的水果价格暴跌以后,再在市场上买同等量的水果还给厂家,赚取中间差价。这种方法卖的就是别人的股票。换句话说,用别人的钱,赚自己的利。

第三种做空手段就是直接在股指期货放空,卖出指数开仓。解释一下,就是做空者在预测出某只股票或者期货会在未来某一时间下跌的情况下,卖出看跌合同。也就是说,我要跟你签订一份合同,如果在未来某一天,我看好的这支股票价格跌了,那些看好这支股票并且买入股票的多头们就会遭受损失,而我就能通过看跌合同赚到这些多头们损失的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合同没到期前买卖的只是合约,所以不需要交易任何实物。举个例子,这种做空形式有点类似于打赌。多头跟空头赌一件事情的发展方向,如果事情向坏的一面发展,就是空头赢了,多头要给空头钱;如果事情向好的一面发展,就是多头赢了,那么空头就需要在合约结束前,将之前打赌的赌注全部还上。如果还不上的话,空头不但要赔钱,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总而言之,因为后两种做空手段在金融杠杆的作用下——通俗点说都有一些“空手套白狼”的意思——卖出你本来没有的股票或者期货。而在整个过程中,你卖出去的“货”都是从其他的金融机构那里借来的。

众所周知,市场的供求关系永远都是供大于求时产品价格下跌,供不应求时产品价格暴涨。对于空头们来说,因为他们在做空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向金融结构借货——如果需求量大,所有人都抢着借入某只股票或者期货的时候,持有这支股票或者期货的多头和金融机构就会坐地起价,借入的成本就会大大提高,这将直接影响到空头们的后续盈利。而在期货市场,一些经验丰富的操盘手还可以通过观察空头们持有的空头头寸情况准确推演空头们的整个做空计划。比如手中持有多少资金盘,在什么价位沽空,什么时间必须平仓等等。

正因如此,大多数空头们并不愿意暴露自己持有的空头头寸即自己在做空时借贷的具体资金数量。

也正因如此,当m国证监会要求所有大型金融机构的基金经理必须报告个股空头头寸情况的时候,才会遭到整个华尔街的疯狂反对——因为这种措施从根本上侵害了空头们的利益。

然而站在证监会的立场,他们也不能容忍华尔街的大空头们肆无忌惮的做空全世界——没有人想看到原本就很风雨飘摇的全球经济体系在这帮空头的折腾下全部摧毁。可是全世界都不得不承认,在跃鹿基金的带领下,这支空头狼群的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m国证监会宣布新措施的第一时间,陆持一边带领华尔街的空头们齐心反对迷惑世人的注意力,一边在全球各国批马甲开小号建分部——只要资本到位,总有那么一些国家和地区,无论是注册公司还是搞事情,总是显得特别轻松容易。

总而言之,在陆持宽广卓越的大盘意识,妙到巅毫的操盘技术,以及整个华尔街资本大佬们的倾力支持下,即便是m国证监会,在失去了先机的情况下,也没有办法全盘掌控陆持真正的操盘状况。

大概是没有想到陆持的应对能如此及时高效,等到m国证监会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条件追踪那些被陆持以及他的狼群伙伴们隐藏在浩瀚如海的全球资金池下的,犹如滴滴水滴或者涓涓细流般的分支机构们。意识到这一点,顶着华尔街施加的重重压力,证监会的检察官们也只能无可奈何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不得不承认,华夏人在金融操盘上的领悟力和决断力绝对是时间顶尖的条件反射级别的。

这世上总有人可以牛逼到让全世界都跟着仰望的程度。陆持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只不过是在属于他的时代里,最光芒璀璨的那一个。

顾不上感慨陆持的操盘能力有多么逆天,也顾不上感慨那些围绕在跃鹿基金周围的华尔街大佬们又是怎样的狼狈为奸,2008年10月5日,m国政府正式通过名为“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的议案——一项总金额高达八千五百亿m金的政府金融救助计划。

事实上这个议案早在9月18日就由m国财政部提出来了。只不过当时仅有薄薄两页纸的救助草案并不符合大多数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个利益集团既包括m国财阀,也包括其他一些势力。再加上m国政府在9月19日颁布的“要求大型金融机构报告空头头寸情况”的措施也令整个华尔街为之不满。所有人联起手来反对议案的结果就是经过首次修改的议案于9月30日被国会众议院否决。

华尔街的资本大佬们一边利用反对议案的手段吸引白宫和参议院的注意力,一边也确实对即将施行的新议案的各项条款锱铢必较。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薄薄的两页纸在众多利益集团的争夺和妥协下变成长达数百页的金融救助计划——于10月3日通过参议院投票,10月5日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