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隐藏任务?(1 / 2)大明:朱元璋竟问我要不要当皇帝首页

寒风飞舞,自从次见过徐妙云之后,朱杞就再也没见到她来过,为此朱杞还可惜不已呢。

不过自己好歹也是王爷,徐妙云乃是皇后娘娘近前女官,没事儿去找她也不合适,就盼着她什么时候再奉命过来了。

这日,朱杞起床之后,照常在后院来了一套军体拳。

锻炼身体嘛,自当每日不辍。

出了一身汗,朱杞正要去换衣服,却听见外面太监唱礼。

“太子驾到。”

朱杞随便披了个衣服,就往外去迎接太子。

“大哥!”

“九弟。”

“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里了。”

“九弟啊,这不临近年关了吗,今日是腊月初八,我来邀请你去集市走一走,一直在这宫中,你不闷得慌吗?”

原来是腊八节啊,不过这洪武年间,还没有像永乐年间那样,到了这一天宫中要举行百官宴。

普通民众只是过得比平日隆重一些罢了。

没想到太子也凑这个热闹,行吧,既然大哥有此雅兴,做弟弟的陪着就是了。

快速洗漱完毕,朱杞现在已经是穿好衣服,从宫中来到了应天府的大街。

“大哥,这应天府也真是热闹啊。”

“是啊,这应天府,真是一年比一年热闹了。”朱标也是一阵感慨。

“大哥,为什么咱们要穿布衣出来?是有什么隐藏任务吗?”

“隐藏任务?呵呵,算是吧,九弟且随我走一走吧。”

“是!”

朱杞也搞不懂要干什么,但是不妨碍他欣赏这应天府的风土人情,虽说他自小从这个土地长大,也算是本地人了。

但是小时候要学的东西很多,大一点又要学君子六艺,好不容易各科考核合格了,已经都十三四岁了。

要说这应天府,他还真的很少自己出来玩儿,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儿,像他这么大的王爷,还有的现在还在宫里关着不让出来呢。

“九弟啊,你要记着,身为藩王,不应该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了解民情。以后你就藩了,记得多去看看民间的百姓,只有通过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下面的人禀告的,多多少少都会掺杂水分。”

“是,臣弟谨记。”

到底是太子啊,官场很多事情,看得还是非常透彻。这些官员,捡好听的汇报,隐瞒一些实情是常有的事情。

在别人看来,朱标对他这个弟弟也算是有所期盼了,不然也不至于这样言传身教。

当然在朱标这里,他就是纯粹的关心弟弟了。

太子以仁厚出名,那并不是虚名。

这个弟弟,他看着长大,宫中势力单薄,朝中更无亲戚,以后要是就藩了,在朱标看来,怕是要吃不少亏。

他只能尽量多教一点东西给朱杞,免得他以后自己一个人了,在外面受欺负。

“老丈,你这小米还挑出来卖呢?家里够吃吗?”

“呵呵,紧紧巴巴的也算够吧,只是孙儿想吃点肉,小老儿换了钱之后,还要去买点肉呢。”

...

“大娘,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卖绣花鞋呢?”

“嗨呀,公子,没办法啊,我家那口子,中了风瘫痪在床,我也是只能做点能做的事情,公子要买一双吗?”

...

“大叔,你这糖葫芦怎么卖啊?”

“十文!”

“什么?你抢钱啊?”

“哎哟哟,这可不能乱说,公子是有所不知啊,今年大雪,许多地方的山楂都采不到啦,这应天府,也没几个卖山楂的。”

...

一路走,一路问,有时候是行走的挑夫,有时候是街边的商贩。

朱杞跟在后面,原来这就是我大明的太子啊。

有血有肉,完全不是那种常年身居高位,张口闭口民生大事,满眼都是国家山河,却不肯俯下身来看看脚下农民的昏官做派。

有这样的太子和那样威武的洪武大帝,怪不得能够开辟持续几百年的王朝,只可惜,这两位的后人,都...唉。

“呵呵,九弟,想什么呢?”

“大哥,大明有你这样的太子,是我大明之福啊。”

朱杞声音有点哽咽,没办法,这位太子的寿命,就剩十余年了,对自己又这么好,就是头猪,也不能无动于衷。

“九弟不必如此,你能看到这些,我是希望你能记住,到了藩地,做一个好藩王,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