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最怕家长吃饭的时候问东问西(1 / 2)大明:朱元璋竟问我要不要当皇帝首页

朱元璋摇摇头:“没事,这火锅乃神奇之物。只是老九才十五岁,寝宫内无好酒下菜,着实可惜啊...”

朱杞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事儿。

当即让小李子,去把他的珍藏拿来。

朱元璋听到朱杞还有“珍藏”。

面色有些不悦道。

“老九啊,你才十五岁,酒这种东西还是要少喝!”

朱杞知道这是在关心他,连忙解释道。

“父皇,我这个珍藏不是什么佳酿,而是我自己,根据那本奇文异志弄出来的米酒。”

朱元璋这才缓和了颜色。

原来只是米酒啊,那是的农户家里,勉强也能吃得起的东西。

但老朱还是有意无意的说道。

“酒者,剑也,虽无往不利,但过犹不及。”

朱杞颔首:“儿臣醒得,谢父皇。”

老朱话里面应该是包含着什么东西,朱杞听了个半懂,不知道老朱具体指的是什么。

但是很快,他的余光看见朱标微微颔首。

朱杞瞬间明白了,这话不是说给他听的,是说给太子听的。

果然,还是老朱最为关注的,还是他的大哥啊,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教育朱标。

自己这是多余了?

朱杞心中好笑,微微摇头,倒也不在意。

话语间,小李子呈一坛米酒。

朱杞起身,启开酒封。

顿时一股有甜香之气,四处溢散。

朱元璋鼻子抽动,皱着眉头说。

“如此甜香,老九,你可是在其中加了糖霜?”

这糖霜,在明朝可不是什么随处可见的东西。

一般家里的达官贵人,都很少食用这糖霜。

无他,只因制作之法极难,故产量极少。

朱元璋最见不得铺张浪费,闻道如此浓厚的甜香之气,还以为朱杞,是往酒里面加了很多糖,故而面色不悦。

朱杞笑笑,一边用木勺提出两碗米酒,一边答道。

“未曾,这是我按照那奇书之的做法,只是加入了糯米和酒曲。”

朱标看着清亮的米酒,奇道。

“你说的不就是黄酒吗?为何你的酒却是清亮透明!呈白色而不是黄色,也不见浑浊之状?”

朱杞保持着他招牌的微笑。

“回大哥的话,可能是奇书之术的原因罢。大哥尝尝,好喝的话,一会儿带几坛回去?”

朱标点点头。

“九弟有心。”

说话间端起米酒,浅尝一口。

“嗯,果然甜香,且不醉人。与其说是酒,不如说是加了酒的甜水,父皇快尝尝。”

朱元璋闻言,也来了兴趣,当即喝了一大口。

米酒入腹,老朱眼神一亮。

“老九啊,你有这好东西,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呢!”

朱杞笑容更盛。

“回禀父皇,儿臣也是刚刚想起,这米酒制作不易,也是最近儿臣才研制成功的。据奇文记载,此酒初尝不醉,但后劲十足,不宜多饮。”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今天处理完公务本来是找太子说事的,得知太子在朱杞这吃饭,才转驾来到了朱杞这里。

没想到,老九这里还有这些个新奇玩意儿。

“你小子,小看咱是吧。当年你爹还在军中的时候,跟那些将士们,一喝就是一宿,还从来没醉过。”

朱杞笑着称是,席间再次恢复热闹。

聊着聊着,突然聊起了以前,朱元璋和常遇春定下的娃娃亲。

这才有了现在,朱标和太子妃常氏的结合。

提起以前,朱元璋一阵感慨。

忽然也想起来,朱杞这小子也不小了,今天算是碰了巧了,遇到朱杞的生辰。

除了惯例宫中有一笔赏赐之外,这十多年来,他还真的没有,特别关注过他这个老九。

一时之间,心里不免有些愧疚。

朱元璋侧过头,笑眯眯的问朱杞。

“老九,咱也给你讨个媳妇儿,你看如何?”

朱杞一惊,嘴快速回道。

“一切全凭父皇做主。”

心里却暗戳戳地想着。

太早了吧,我才十五岁啊,竟然就要拥有自己的小娇妻了吗?

这万恶的包办婚姻!

嘿嘿嘿嘿......太好了啊不是。咳咳...真是太可恶了!

那很可能是只是个小萝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