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1 / 2)大明首辅从科举开始首页

她何时见过这个有些木讷的侄子竟然这般伶牙俐齿起来,竟然说起话来竟然绵里藏针指桑骂槐起来。

一时间瞪大眼睛还未反应过来,甚至于身边的杨英也觉得新奇,不过却没有表现出来。

随着他们的争论和吵闹,这村里一下子就聚满了人,看热闹的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心底的爱好。

“那不是王家老二家的孩子吗?说起话来竟然这般伶俐了,果然是长大了也比以往聪明了些!”

“听起来这王大一家可真是不厚道了,欺负别人孤儿寡母,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那亲弟弟可在天上看着呢!”

那大伯也不知道是被乡人的话说的心里有愧,还是碍于面子所以也不说话拉着自家婆娘就往家里走。

那大娘临走时还在大声嚷嚷,村里的那些人也都离的远远,看得出来平日里也是骄横跋扈惯了,村里也是无人管制的住。

倒不是同村乡亲怕她一家子,毕竟事不关己也不必强出头,别人家孩子如今得了童生,保不准就能考中秀才。

到时候这一大家子在村里可就不一样了,读书人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身份象征。

这村里的人聚的快散的也快,拂晓的橘光从天边一点点升起,村头的公鸡昂首高鸣,此刻的家家户户也方才刚刚起来没多久。

一天的时间说长也长可说短也短的很,这种家长里短的事情看完了热闹还是要去忙活自家的事情。

家里有喂养的牲畜,还有出门拿着锄头去田里赶着下田。

等到了大伯一家离开后,这杨英方才拿出了一个布包。

放在了王素的手上道:“这里有一贯钱,其中除去你的束脩之外还有你的吃喝花费,记得要节省些花,若是觉得钱不够就修书一封寄回家我托人再送给你!”

布包里有纸币和铜钱显然也是积攒的钱了,在大明额面分六种,即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

他不知道这大明的购买力如何,因为之前的王素就是一个生活上的白痴,不过也知道这想来这一定不少。

这个时候去推脱钱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这是进了城必要的开支了,如果没有钱在大明想来没有能够让他勤工俭学的地方。

他们所在的是岩镇乡下面的竹林村,村里也是有些社学也就是王素当初所去的地方,并不是官办而是私办,授课的也是一个皓首穷经的老童生。

教村里的一些孩子启蒙识字,思想也是僵化出口即是之乎者也,教授你识字已经是尽他所能了。

而如今的王素若是真的想要通过县试,就必须起码寻到一个生员讲师,才能够让他有所提升。

如今的他寻得一位好老师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那个大伯家的哥哥王文博就读的就是岩镇乡里的官办民助的社学。

比起王素以前所在的社学在教学质量方面要高上许多,讲师都是一些有功名的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