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朱元璋本人都不一定行!(1 / 2)大明:这个赘婿有点孝心,但不多首页

苏杨放下碗筷,他已经吃饱了。

朱檀儿的问题,其实很好回答,这是人性问题,也是经济学问题。

“檀儿,其实勋贵们愿意冒险,说到底还是因为利益!”

“有一句关于利润的名言是这么说的,一旦有适当的利润,人就会大胆起来。”

“如果有一成的利润,人就会被驱使。”

“如果有两成的利润,人会变得非常活跃。”

“有五成的利润,就会让人铤而走险!”

“而当利润超过一倍,人就敢践踏一切人间律法!”

“当利润超过三倍,这些人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杀头的风险!”

“你看看勋贵们现在是不是如此?单论瓜分造城名额一事,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甚至有的人如果怕麻烦,完全可以先买下名额,等迁都和新城建造的消息传开后,再把名额转手,反正规定又没说不可以倒手。”

“这已经不是几倍的利润,这根本就是无本的买卖!”

“所以,跟利益比起来,杀头算什么?大明律又算什么?”

朱檀儿对利益对人会产生的影响,本身就有非常模糊的概念。

但那都是内心的直觉,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这么清楚!

所以乍一听到苏杨的总结,直接惊为天人!

“夫君,这话说的简直透彻,一针见血,这是谁说的?”

谁说的?当然是马克思同志说的!

“不管是谁说的,只要有道理,咱们就得认同,檀儿说对不对?”

被苏杨打了个哈哈绕过去,朱檀儿也没深究。

而是点了点头道:“夫君说的有道理,其实这话不单单能放在商贾之道,其实人生在世,大多数时候,都在遵循这一套道理。”

这一点,苏杨十分赞同,他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朱元璋。

想也不想,就开始拿老朱做比喻!

“檀儿说的对,就比如洪武皇帝当年起事之时,他没想过要做皇帝,一切不过是为了吃饱饭。”

“这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了活下去,促使他参军。”

“但当他娶了马皇后,在郭子兴的队伍里有了一席之地,便开始激发他的野心。”

“恐怕这个时候他想的还是,能有一班自己的人马,让他在乱世生存苟安就行,此时大概就是两层的利润阶段。”

“而当他彻底成为了一支起义军的领导者,就开始想要一块稳定的地盘!五成的利润促使他开始与别人争斗。”

“时间推移,等到洪武皇帝灭了张士诚,利润已经飙升到了一倍,此时的他就差一步就能问鼎天下!”

“天下就在眼前,三倍的利润驱使下,即使当时的洪武皇帝与陈友谅实力悬殊,但他也敢冒着功亏一篑的风险,与陈友谅决战鄱阳湖!”

“所以,规律这种东西,一直都是一通百通。”

“我始终认为,商贾的道理不是洪武皇帝认为的微末小道,与之相反,它恰恰是几千年来,人们生产生活之后,留存下的最朴素最客观的规律!”

朱檀儿听完这番话,长长出了一口气。

此时她才发现,在听苏杨分析朱元璋时,她居然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

或许苏杨并不知道他所说的话,如果放在外面会有多惊人!

这个时代,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分析开国皇帝成长史的。

这种东西,其实就是帝王之学!